時逢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2018年11月18日,長陽都鎮灣首屆農民豐收節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故事擂臺賽,在我鎮十五溪文化廣場隆重舉行,並取得了圓滿成功。都鎮灣鎮黨委副書記、人民政府鎮長周平章同志致開幕詞,都鎮灣鎮黨委書記王銳同志宣佈活動開幕。

  位於清江中下游地區的都鎮灣鎮,因其深厚的民間故事講述傳統而名揚四方。都鎮灣民間故事類型多樣、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於2008年入選爲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目前全鎮擁有700多個故事能手,其中有超過200人能講述50個故事,孫家香、李國新、劉爲芬、劉澤剛、謝邦國、劉華階、劉清遠等一批代表性傳承人在都鎮灣故事的傳承工作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總工會主席覃紅同志到場祝賀並提出了殷切希望,他希望都鎮灣鎮在鎮委鎮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脫貧攻堅中走在前列、在文化傳承中樹立標杆、在鄉村振興中作出示範,實現農業大發展、農民大豐收、農村大變樣,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全國民俗專家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林繼富對非遺傳承、保護、挖掘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參加這次活動的還有三峽大學副教授袁波瀾及文化部非遺培訓班20多名非遺專家學員、縣委宣傳部、縣文體新廣局、縣文聯、縣個私協會、縣圖書館、縣博物館、縣非遺保護中心及全鎮近千名幹部羣衆,活動現場十分熱鬧。

  精彩紛呈

  此次都鎮灣故事擂臺賽,就是都鎮灣政府發揚自身文化特色,將故事傳承結合節日慶典,用故事講述改革開放成果、慶祝農民豐收節。

  

  都鎮灣故事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五溪村又被列入第二批湖北省“特色文化村創建名單”。當日,17名鄉親用土家故事詮釋了改革開放給老百姓帶來的豐收成果,國家級傳承人劉爲芬、省級傳承人劉澤剛、市級傳承人劉宗秀和謝邦忠親臨現場,都帶來了精彩的故事表演。更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土家吹打樂,劇團聲樂演員曾令娥傾情獻唱,百姓廣場舞、莊溪小學師生齊舞等精彩節目前來助陣,農副產品及展板展示、“年豬宴”、現場捐贈等環節爲此次活動錦上添花。同時,爲進一步推動都鎮灣故事保護、傳承工作,都鎮灣黨委、政府現場聘請林繼富教授、肖國松專家爲“都鎮灣故事”傳承名譽顧問並頒發聘書。

  在欣賞了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爲芬講述的《兩個字》後,鄭代鈺、李紹傑、胡蘭香等十八位選手輪番上臺,講述自己的拿手故事。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澤剛、市級傳承人謝幫忠、劉宗秀幾人,也上臺即興講述故事,將擂臺賽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本次擂臺賽的參賽選手都是來自十五溪村的村民,他們用本地方言講述,具有鄉土氣息,貼近日常生活,讓人倍感親切。有的選手上一刻還在廚房裏忙碌,來不及脫下圍腰袖套就去到臺上參賽,生活化的場景感染了現場的學員和觀衆,擂臺賽氣氛熱烈,歡聲笑語不斷。

  選手們所講的故事五花八門,內容豐富多彩,帶有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有兩口子打官司的故事,也有兩親家的故事,既有過去長工與員外的故事,也有城鎮化背景下孝敬老人的故事……內容大都貼近現實,富有生活氣息,又具有教育意義。擂臺賽選手大多選擇了幽默詼諧的短篇故事來講述,過程中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情緒飽滿,妙趣橫生,贏得了觀衆的掌聲和笑聲。

  此次擂臺賽充分展示了民間故事與民衆生活的密切關係,體現了都鎮灣民間故事在保護和傳承實踐上的特色路徑,使研修班成員感受到都鎮灣民間故事的廣泛性和生活性,引發了學員們對於融入日常生活體系中的民間文學傳承的討論。

  冠軍張廷傑

  舉辦這次活動的宗旨是打造文化都鎮灣品牌,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精準扶貧,目的是傳承都鎮灣故事挖掘新人才,爲實現鄉村振興添磚加瓦,最後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非遺故事傳承人

  一村一品 特色展示

  手繪鄉村文化牆

  來源:都鎮灣政府 林廊滿目 網絡綜合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投稿請發郵箱519691373@qq.com

  資訊.文化.品牌.策劃.活動.推廣.旅遊.電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