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6日,Weimob Inc(下文簡稱“微盟”)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但距今已經過去了三個月,微盟依舊沒有推開港股的大門。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這已經不是微盟第一次衝擊資本市場。就今年2月,微盟就曾賣身A股上市公司天馬股份(002122.SZ)失敗。短短半年時間就再次嘗試上市,微盟的步伐顯得頗爲“焦慮”。

而在微盟之前,同業的有贊(08083)以“微信生態第一股”身份在港借殼上市。但一直把自己對標Salesforce的微盟,依舊想爭奪“微信生態第一股”的頭銜,那麼它還有故事能打動港股投資者的心嗎?

二次衝擊IPO

微盟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微信第三方服務商,爲各類商家提供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具體來說,微盟基於微信生態爲廣大企業提供開發、運營、培訓、推廣等一體化營銷推廣服務,範圍包括實現線上線下的互通服務、社會化客戶關係管理、移動電商、輕應用等綜合類業務服務。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成立後的5年間,微盟歷經多輪融資,融資金額總計約爲30億元,投資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GIC、戰略投資者騰訊、上海自貿區基金、國和投資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7月,微盟曾想以12億元現金將60.4223%股權的出售於A股上市公司天馬股份完成上市。不過,2018年2月,天馬股份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磨合後,發現雙方在經營理念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終止了此次收購事宜。

微盟登陸A股無望,轉戰港股。2018年8月6日,微盟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

主營業務營收增速劇降

不過,微盟的業績似乎也難以打動投資者的心。

據微盟的招股數顯示,2015年-2017年,微盟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14億元、1.89億元、5.3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116.4%;淨利潤分別爲-8860萬元、-8090萬元、260萬元,在2017年實現了扭虧爲盈。

透過數據可以發現,微盟近三年的營收和淨利增長迅猛。業內人士表示,微盟增速迅猛的原因之一是其處於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中。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尤其是以微信生態爲代表的社交電商發展十分迅猛。同時,微盟的背後還有騰訊做股東。不過,但是隨着收入基數的增大,微盟的收入增速也會放緩。

事實上,微盟的主營業務增速已經出現了放緩的跡象。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微盟的收入由向中國的商戶和廣告主銷售SaaS產品及精準營銷兩部分構成。

微盟招股書顯示,微盟SaaS產品客戶數量增速由2016年的52.10%下滑2017年的41.70%,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該增速進一步下滑到38%。微盟SaaS產品客戶數量增速的下滑引起收入增速逐漸下降,由2016年54.10%下降到2017年的49.50%,截至至2018第一季度,單季產品收入7550萬元,收入增速進一步降至28.7%。據Frost & Sullivan報告顯示,28.7%的增速,只是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27.2%。

微盟另一主營業務爲精準營銷,該業務起步於2016年,得益於大量客戶基礎及騰訊的支持,到2017年營收已達2.7億元,佔比超過SaaS業務,佔公司總收入的50%。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儘管精準營銷的營收現已超過SaaS產品,成爲新的收入增長動力,但是精準營銷的毛利率呈下降趨勢,由2016年的97.8%下降到2017年的42.6%,主要是規模的擴張帶來銷售成本增加。

據微盟招股書顯示,招股書顯示,微盟2017年精準營銷銷售成本爲1.56億元,SaaS產品銷售成本爲3404.9萬元。精準營銷和SaaS產品收入旗鼓相當,但前者的銷售成本是後者的SaaS產品的4.6倍。微盟透露,上市募資的約15%會被用於提升銷售及營銷能力方面的投資,約10%將用於購買精準營銷業務的社交媒體廣告。這意味着,未來隨着精準營銷規模的擴大,該業務支出的持續增長將使得毛利率進一步降低。

同時,微盟的五大客戶貢獻過大,及其接口功能有限,也是該公司要面對的挑戰。

據其招股書數據,在過去三年,微盟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佔比一路從11.6%增至49.1%。其中,其最大的廣告主爲騰訊旗下的北京騰訊傳媒文化有限公司,而騰訊也是微盟此前的投資方之一。

同質化嚴重是導致微盟依賴大客戶的原因之一,市場上這類以建站式服務爲核心的基於微信的第三方SaaS平臺並不只有微盟一家,和微盟體量相近的比如有贊也擁有比較雄厚的實力。同時佔據份額較小的廠商也仍對這一市場虎視眈眈,如即使是虧損加劇的點點客依然表現活躍,以及初創企業“八城平臺”也在做爲公衆號搭建第三方服務平臺的業務。

微盟CEO孫濤勇也曾坦言,認爲微信第三方服務行業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產品同質化和山寨化嚴重,這往往將大家拖入價格戰的泥潭。

此時,產品朝着更加專業化的方向打磨,無疑是增加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不過目前來看,微盟向用戶和第三方開放API接口的功能十分有限,若需實現標準版本以外的功能需向公司付費定製,降低了產品競爭力。

從2017年6月開始,有贊雲開放了API接口,所有功能以SDK和接口組合封裝,接受第三方軟件接入,並允許用戶自主開發自用型應用,截止目前,已有500餘接口開放,6000餘位開發者接入平臺。而微盟雲雖有500多個應用程序,但僅有逾300名第三方開發者接入平臺。

做中國版Salesforce仍有段距離

微盟的創始人兼CEO孫濤勇多次提到,“一直以來,微盟的願景是成爲中國最大的企業級服務商,成爲中國版的Salesforce。”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Salesforce爲美股上市公司,是最早將軟件引入SaaS時代的科技公司,其從最初的CRM工具裂變爲如今的SaaS巨頭,業務包括客服(Service)、銷售型CRM(Sales)、營銷型CRM(Markting)和電商(Digital Commerce),2018年的銷售目標是101.5-102億美元,屬於不折不扣的獨角獸,最新市值超1000億美元。

相比之下,微盟雖然是做SaaS產品起家的,實際上就是在微信生態內爲企業建站、做線上商城,提供一整套用戶服務系統。微盟想做中國版的Salesforce是不太現實的,因爲它這一套SaaS本質上更象是企業建站服務,帶來的實際增值效果有限,業內競爭又激烈,行業天花板不高。還有多大規模的市場用戶可以開發,也是限制微盟SaaS產品發展前景的一個重要條件。SaaS產品的付費商戶和營收收入增速下滑就是最好的證明。分析預計,長遠看來,SaaS產品觸碰到天花板,增長停滯是可以預見到的。

再將微盟與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有贊進行對標。據智通財經APP瞭解,目前,有贊形成了較爲完整的業務體系,可以分爲SaaS、增值服務、消費者服務和PaaS四大板塊。

根據中國有讚的收購公告和2018年中期報告,我們整理出了有讚的相關財務數據。可以看到,有讚的SaaS業務進入收穫期,收入增長迅速。截至2018年中期,中國有讚的電子商貿收入超過爲9229萬港元,絕大部分爲SaaS訂閱收入。同時,結合SaaS訂閱費預付產生的遞延收入2.2億元判斷,有贊SaaS業務的月現金收入預計達到了1億港元左右。同時,電子商貿業務的毛利率也增長到86%的較高水平。

有贊CEO白鴉曾在內部公開信中表示,有贊微商城在2017年二季度實現了盈虧平衡,有贊零售和有讚美業有可能在2018年末實現持續盈利。根據有贊2018年4-6月SaaS訂閱收入判斷,2018年有贊SaaS訂閱收入有望超過5億港元,同比增長逾120%,對應毛利3-4億港元,基本覆蓋銷售費用和行政及研發費用,實現盈利。

微盟的SaaS產品業務在2018年第一季度增速放緩至28%,隨着其SaaS產品市場競爭力下滑,ifenxi預計微盟2018全年增速在25-30%之間,即2018年微盟的SaaS產品業務收入爲3.28億港元-3.41億港元,對應毛利約2.85-2.97億港元。相比之下,無論是從SaaS產品的收入增速還是收入和毛利來看,有讚的表現都更勝一籌。

如此來看,微盟想爭奪“微信生態第一股”的位置仍有不小的差距,與Salesforce的對標更顯的遙遙無期。(本文轉載自百家號)

延伸閱讀:

餐飲產業服務,哪家最接地氣?伴伴X筷玩思維!

筷玩思維正全面發力線下,集團計劃在2018年9月到2019年12月期間落地60場餐飲高峯論壇,60城市場次單場500+餐飲老闆線下標杆峯會成都站(4月1日、7月24日)、杭州站(5月15日)、武漢站(6月19日)、北京站(6月26日)、重慶站(9月11日)、上海站(10月30日)已圓滿落幕。

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武漢、廣州、南京、重慶、合肥、南昌、青島、天津、無錫、福州、濟南、哈爾濱、寧波、長沙、大連、西安、深圳、廈門、海口、蘭州、蘇州、鄭州、南寧、昆明、香港、澳門、臺灣......筷玩思維無死角覆蓋中國主力熱點餐飲聚集區,盟友軍團正在迅速集結...上戰場、打勝仗,還得靠盟友。關於峯會的各種形式合作請聯繫:蘇先生 15650737218(同微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