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間好的民宿,在設計的過程中,都要經過實地考察、創意設計、創意落地三個階段。必須要把每一個環節的要素都納入設計的考慮範疇,設計出的民宿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1.實地考察勢在必行

想要成功的打造一間好的民宿,在進行設計之前一定要進行現場考察。首先一定要對設計的對象——建築物,有充分的瞭解。要先了解改造對象的現有功能與破損情況。其次對建築周邊的自然環境進行考察,瞭解要進行設計的建築物與周圍環境的互動與聯繫。

比起居住的房子與周圍的環境,人們更加註重的是親身的感受。一間好的民宿除了必須的硬件條件,還應具備相應的人文故事。

所以最後設計師在設計之前一定要與當地的原住民深入交流,瞭解這裏的風土人情,生活狀態,要與建築的主人進行深入的溝通,挖掘生活在建築中的人在這裏發生的故事、美好記憶與周圍的一些傳說典故,向遊客展示每個家庭、每間民宿獨特的信息。

民宿設計是一個整體的系統,不是獨立的個體,建築、環境、氛圍都需要進行設計。所以設計師最好是在當地住一段時間,才能對周圍的環境有更深入的感受,做出的設計纔會貼近當地的生活。

2.發掘民宿設計亮點

在閒暇時間,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出去旅行來消磨時間,面對衆多充滿商業氣息的旅遊景點,人們更加偏向於選擇沒有過度開發的,原生態保護更好的地方來旅行,所以民宿受到更多人的青睞。但是在前期的考察中會發現有的老房子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無法滿足遊客的基本功能需求。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先修復損壞嚴重的地方,恢復它的基本功能。

在基本功能得到完善的情況下,原生態是引人駐足的法寶,設計師在進行民宿設計的時候要把原生態的特質強化,最大化的保留給人帶來良好感受的元素。使用藝術的手法,將環境中隱藏的美景進行放大、強化,讓原生態的景觀變得更加鮮明,顯眼,吸引人的注意。

3.創意落地

設計落地的過程中,在當地政府、村民、設計師的需求之間產生矛盾的時候,要尋求一個共同的背景,就是如何把當地的價值、特色最大化。現代社會很多從鄉村走出去的人,在回到鄉村的時候一味的追求現代化、都市化,盲目的遵從城市的風格,對鄉村進行改造,使得鄉村失去了原有的價值與特徵。而這種特徵恰恰是吸引遊客到來的理由,所以設計師要耐心與村民溝通,告訴他們當地生態的價值,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要保護的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承。

鄉村的建築,環境作爲農業文明的一種載體, 維護老房子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堅持延續歷史文脈,這需要我們首先要學會對傳統的“尊重“,在老房子的改造過程中,要在滿足新的使用需要和美學訴求的基礎上儘量保持原建築的歷史形態和建築的韻味,纔是真正有內涵的設計。這樣的改造才能讓老房子看起來還是原本熟悉的樣子,確又增添了舒適性和時尚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