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2 20:2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杨一之 徐桢瑾 童俊

11月21日,兰溪市永昌街道组织开展李渔廉政文化节,在夏李村思廉堂举办了一场以“古祠廉音”为主题的诵读会,让廉政教育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

诵读会上,诵读者们用真挚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诠释着廉政的力量:《感悟清廉》《清廉颂》结合自身感悟,铿锵有力地表达了廉洁应该常驻心中,做到“防微杜渐,防腐拒蚀”;《清廉家风》《家风传承送廉洁》讲述了身边的家风故事,通过好的家风引人向上,为廉洁奉公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一篮桔子的感动》《我是你的藤椅》以身边的廉政榜样为例,讲述感人故事,传播廉洁理念……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把朗诵会不断推向高潮,表演以反腐倡廉为主题、以诗词曲赋为总领、以音诗画舞为载体,让全场观众沉醉于诗歌朗诵的艺术魅力之中。

“这种形式的廉政教育很吸引人,也更能让人记住。”“文化育人心,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今天的朗诵会让我很有共鸣。”“举办这样的活动能弘扬廉政文化,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导向作用。”……朗诵会后,村官们纷纷表示,每个诵读节目都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以真挚的情感弘扬正气,这样的活动也能更好地倡导越来越多的人做廉政文化的学习者、热情宣传者、坚定维护者和勇敢实践者。

据悉,此次诵读会场所思廉堂正是李渔廉政村官事迹陈列室。据历史记载,李渔曾在家乡夏李村做过“祠堂总理”。上任后,李渔从倡修农田水利、推行村级财务公开、村庄规划整治等方面入手,使夏李村的贫穷落后面貌大为改观。为加强内部管理,清正廉洁,秉公办事,重振祠事,李渔还制定了《祠约十三则》,这是历史上最为完善的第一部《村规民约》,通过祠堂管理,李渔还最早提出村务监督、财务公开、村务零招待等廉政理念。他的爱民廉政、开拓创新的作风在当时颇受村民称颂。

“此次特意将思廉堂作为诵读会场所,希望能通过搭建廉政建设新平台,营造崇廉、敬廉、守廉的廉政文化氛围,进一步扬正气、颂廉洁、树新风。”永昌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玉军表示,廉政本身是一种文化,在百姓熟悉的场所、以诗歌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廉政教育,更贴近人民群众,更能有效推进让廉洁文化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今年,永昌街道党工委依托当地浓厚的“廉政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廉政文化传播形式,打造“廉政清风”文化精品工程。先后策划举办了首届廉政风筝节、“学家风、诵廉书”、“带着好家风去当兵”、“红军后裔讲红军故事”等廉政教育活动,推动清廉理念深入人心。此外,以夏李村李渔思廉堂为中心,打造村干部教育基地;以宣传红二师革命精神为中心,打造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建设永昌街道家风家训馆,打造民风教育基地,以此为载体开展系列党风廉政教育,唱响廉洁主旋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