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處分!因一筆特殊的“春節活動費”,連雲港7名基層幹部...

因爲一筆特殊的“春節活動費”,江蘇省連雲港市雲臺山景區雲臺街道漁灣村“兩委”班子7人全部被處分。他們做了什麼?爲何集體被查處?背後又折射出什麼問題?

▲ 該文章刊登於11月19日《中國紀檢監察報》4版觀察版

原文如下↓↓

今年3月,連雲港市委巡察組進駐雲臺山景區雲臺街道,發現街道下轄漁灣村賬簿中有一張白條,寫着“春節活動費”5000元,其中既沒有使用明細,也無支取對象。

“村支書讓我去買點春節值班用的糕點、水果、瓜子,還有香……”

“香,爲什麼買香?”

村會計孟某的一句無心之語,引起了巡察人員的注意。追問之下,孟某隻得一五一十地說明了事情的原委。原來,2017年除夕夜,村黨總支書記張海林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在村部院落裏擺設香臺,磕頭祭拜、燒香祈福,搞封建迷信活動,所需的貢品、香燭、鞭炮等,全部通過“春節活動費”的形式進行報賬。

▲ 圖爲連雲港市委巡察人員在漁灣村覈查賬目。王大華 攝

經過區紀委調查覈實,最終給予張海林留黨察看一年處分,村委會主任被責令辭職,4名黨總支委員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1名村委會委員被通報批評,並將該案在全區範圍進行通報。

“雖然村裏富裕了,但村‘兩委’班子並不團結,燒香主要是爲了保團結。”據一名村“兩委”班子成員介紹,近年來漁灣村依託景區發展,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但村裏財務管理混亂,村幹部爲了利益勾心鬥角,搞得烏煙瘴氣,燒香祈福初衷是想化解積怨、促進班子團結。

燒香拜神,既是村幹部理想信念缺失的政治問題,更是背後的經濟問題在作祟。按規定,村財務支出需由村民主理財小組集體商議決定,憑正規發票和相關費用明細報銷單據,再經村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簽字確認,報經街道農經站審覈後支款報銷。但以此次報賬爲例,該村擅自“簡化”程序,用自制支款單填寫5000元,經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簽字後報街道農經站,農經站人員在未看到任何憑證情況下,直接審覈籤批並支付費用。

進一步調查發現,類似“春節活動費”的白條,在該村並非個例。近5年來,大到道路等工程項目建設款、小到臨時工作人員勞務費,漁灣村白條支取入賬率竟高達71%。此外,該區對雲臺街道轄區內其他9個村(居)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各村(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白條入賬現象。

白條是常態,發票成例外?在查辦該案同時,該區紀委監委對街道農經站負責人進行同步立案審查,提請區黨委對雲臺街道黨工委進行黨內問責,對街道黨工委、紀工委負責人實施約談。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管住黨員幹部的手,保護好基層羣衆的錢袋子。”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劉海濤態度堅決。

連雲港市紀委監委幹部深入雲臺街道開展專題調研,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監督意見。根據監督意見,全市舉一反三,迅速推動面上整改。一方面,針對基層黨建弱化問題,出臺《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壓實主體責任、強化理想信念、加強督促檢查等5個方面嚴格規範;組織開展意識形態村居專項督查,指導全市各鄉鎮(街道)與村居黨員幹部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另一方面,針對村級資金管理混亂問題,制定出臺《規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意見》,在各鄉鎮(街道)建成“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實現產權交易、惠農資金查詢、村務財務公開等數據共享、全程留痕;全面落實村務卡制度,實現非現金結算,從源頭上防止虛假列支等違規行爲發生;積極引入外部監督,聘請村務監督員對村級資金管理進行監督,做到公開透明。

“現在不僅‘求鬼神’的沒了,幹實事的更多了,村裏花的每一筆錢都清清楚楚,心裏踏實了。”漁灣村村務監督員車運年說。(武菡 張培東)

猜你喜歡

連雲港市市管領導幹部任職前公示

剛剛!連雲港建設項目規劃批前公示,在您家附近嗎?

巡察公告

來源:綜合山海廉韻消息

總值班:胡柳君、朱萍

編輯:李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