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酒友群加微信shoucheng234

  酒品

  洋河大曲63°

  一盒2瓶,共990元

  洋河·天之蓝(5A级)52°

  360元/瓶

  建国前,中国传统白酒都是高度酒,一般在60°到65°左右,高点的可以达到70°,最高的甚至可以到75°。六七十年代以后,国家白酒发展方向之一是降低白酒的度数,一是有利于人体健康,二是为了节约粮食,三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靠近国际烈性酒的标准度数40°左右。

  这一发展卓有成效,目前六七十度的高度酒减少,51°以上的酒就是高度酒,41°度到50°就是中度酒,也叫降度白酒,40°以下叫低度白酒。

  关于白酒的降度,一些资深酒友存在异议,他们普遍认为高度白酒是中国传统白酒的特色,而且高度白酒口感好,所以降度是对中国传统白酒风味的破坏。于是,一种提倡高度酒的回潮趋势在近些年开始抬头,一些酒厂推出了60°、65°,甚至70°酒。这种酒一般装在小瓶中,打着“酒头”的旗号。

  那么,降度了的酒是不是真的有损风味,是不是真的有利于健康,我这次品的两款酒正好能说明问题。

  这两款酒都是参观洋河酒厂时在酒厂博物馆的专卖店里买的,一瓶是洋河大曲,老式包装,纪念版,一盒两瓶,共990元。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高度酒纪念版主要用于收藏。这种用于收藏的高度酒经过长时间储存会逐渐挥发,度数也随之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比如50°左右时,喝起来会更好一些。

  洋河大曲63°酒复古的外包装

  另外一款酒是52°的洋河·天之蓝,5A级,大概360到380元一瓶。洋河酒的品种非常多,像天之蓝有42°和52°的,52°这种高度酒在外地很少见,只能在洋河镇才能买到。这瓶酒也是在洋河的博物馆里买的。洋河大曲纪念版2017年出厂,天之蓝52°酒2013年出厂。

  为了比较两款酒,我等不及63°的酒陈储后挥发至五十多度,就打开喝了,同时也是想比较一下63°酒和52°酒的差别。

  

  63°酒的酒花

  

  52°酒的酒花

  非常出乎意料的是,通过摇酒花和倒进杯中的情况,我发现52°酒的酒花比63°酒的更好一些,看上去黏度更大,酒花大小不均匀,消失慢,而63°酒的酒花消失得快些。63°酒的酒花稀薄,是不是比较差的酒精勾兑出来的,从我后来品尝的口感上看不像,而且这是洋河酒厂博物馆里卖的高端纪念酒,应该是可靠的纯粮酿造酒,不是假酒。

  同样出乎意料的是,从品饮的口感来看,52°的酒也更好一些,因为它更协调,后味儿比较醇厚,香气也比较高。63°的酒入口比较薄,回味也比较薄,口感没有52°酒醇厚,但香气和52°酒差不多,最大的特点是冲,这个冲不是口感的冲,而是突然喝进去冲入鼻腔的感觉。

  综合起来看,我认为52°酒的口感比63°酒更醇厚一些。当然,这两种酒都是洋河酒里比较好的酒,口感都比较协调,属于淡雅香型。这种香型很有特点,跟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川派浓香型的区别其实比较大。

  此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就是喝完不到半两的63°酒,喝酒的两人的眼角都出现轻微的快速充血。这让我想起以前喝70°的衡水老白干,我和朋友也出现过几次眼角充血的情况,只不过不是次次如此。

  从我的直观感受上来看,喝一两甚至是半两63°的酒和喝二两52°的酒对人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猜测,这是由于63°酒的酒精浓度大,所以人体吸收快,酒精快速进入血管,导致血管急速扩张。而52°的酒人体吸收慢,就算喝得多,进入血管的酒精数量也相对较少,血管的扩张速度自然比63°酒慢一些,后期也没有前期那么强。至于医学上的科学解释留待以后查证。

  这次切身的体验表明白酒降度至52°不仅没有破坏风味口感,反而能令风味口感更好一些,不过如果酒度数降得更低一些,结果就不好说了,因为清香型酒的口感会变差,而浓香型的酒就算降至40°左右,口感还是不错。

  从健康角度来讲,52°或者更低度数的酒是更有利于健康的。所以在保证或提高风味口感的前提下降低酒度是白酒的一个科学健康的发展方向。

  ———— / END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