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酒友羣加微信shoucheng234

  酒品

  洋河大麴63°

  一盒2瓶,共990元

  洋河·天之藍(5A級)52°

  360元/瓶

  建國前,中國傳統白酒都是高度酒,一般在60°到65°左右,高點的可以達到70°,最高的甚至可以到75°。六七十年代以後,國家白酒發展方向之一是降低白酒的度數,一是有利於人體健康,二是爲了節約糧食,三是爲了開拓國際市場,靠近國際烈性酒的標準度數40°左右。

  這一發展卓有成效,目前六七十度的高度酒減少,51°以上的酒就是高度酒,41°度到50°就是中度酒,也叫降度白酒,40°以下叫低度白酒。

  關於白酒的降度,一些資深酒友存在異議,他們普遍認爲高度白酒是中國傳統白酒的特色,而且高度白酒口感好,所以降度是對中國傳統白酒風味的破壞。於是,一種提倡高度酒的回潮趨勢在近些年開始抬頭,一些酒廠推出了60°、65°,甚至70°酒。這種酒一般裝在小瓶中,打着“酒頭”的旗號。

  那麼,降度了的酒是不是真的有損風味,是不是真的有利於健康,我這次品的兩款酒正好能說明問題。

  這兩款酒都是參觀洋河酒廠時在酒廠博物館的專賣店裏買的,一瓶是洋河大麴,老式包裝,紀念版,一盒兩瓶,共990元。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這款高度酒紀念版主要用於收藏。這種用於收藏的高度酒經過長時間儲存會逐漸揮發,度數也隨之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比如50°左右時,喝起來會更好一些。

  洋河大麴63°酒復古的外包裝

  另外一款酒是52°的洋河·天之藍,5A級,大概360到380元一瓶。洋河酒的品種非常多,像天之藍有42°和52°的,52°這種高度酒在外地很少見,只能在洋河鎮才能買到。這瓶酒也是在洋河的博物館裏買的。洋河大麴紀念版2017年出廠,天之藍52°酒2013年出廠。

  爲了比較兩款酒,我等不及63°的酒陳儲後揮發至五十多度,就打開喝了,同時也是想比較一下63°酒和52°酒的差別。

  

  63°酒的酒花

  

  52°酒的酒花

  非常出乎意料的是,通過搖酒花和倒進杯中的情況,我發現52°酒的酒花比63°酒的更好一些,看上去黏度更大,酒花大小不均勻,消失慢,而63°酒的酒花消失得快些。63°酒的酒花稀薄,是不是比較差的酒精勾兌出來的,從我後來品嚐的口感上看不像,而且這是洋河酒廠博物館裏賣的高端紀念酒,應該是可靠的純糧釀造酒,不是假酒。

  同樣出乎意料的是,從品飲的口感來看,52°的酒也更好一些,因爲它更協調,後味兒比較醇厚,香氣也比較高。63°的酒入口比較薄,回味也比較薄,口感沒有52°酒醇厚,但香氣和52°酒差不多,最大的特點是衝,這個衝不是口感的衝,而是突然喝進去衝入鼻腔的感覺。

  綜合起來看,我認爲52°酒的口感比63°酒更醇厚一些。當然,這兩種酒都是洋河酒裏比較好的酒,口感都比較協調,屬於淡雅香型。這種香型很有特點,跟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川派濃香型的區別其實比較大。

  此外,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就是喝完不到半兩的63°酒,喝酒的兩人的眼角都出現輕微的快速充血。這讓我想起以前喝70°的衡水老白乾,我和朋友也出現過幾次眼角充血的情況,只不過不是次次如此。

  從我的直觀感受上來看,喝一兩甚至是半兩63°的酒和喝二兩52°的酒對人體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我猜測,這是由於63°酒的酒精濃度大,所以人體吸收快,酒精快速進入血管,導致血管急速擴張。而52°的酒人體吸收慢,就算喝得多,進入血管的酒精數量也相對較少,血管的擴張速度自然比63°酒慢一些,後期也沒有前期那麼強。至於醫學上的科學解釋留待以後查證。

  這次切身的體驗表明白酒降度至52°不僅沒有破壞風味口感,反而能令風味口感更好一些,不過如果酒度數降得更低一些,結果就不好說了,因爲清香型酒的口感會變差,而濃香型的酒就算降至40°左右,口感還是不錯。

  從健康角度來講,52°或者更低度數的酒是更有利於健康的。所以在保證或提高風味口感的前提下降低酒度是白酒的一個科學健康的發展方向。

  ———— / END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