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爲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我國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搭建有色金屬行業境外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平臺,探索有色金屬企業境外人才培養機制,11月21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辦的有色金屬行業國際產能合作境外人才培養論壇在廣州召開。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範順科,孔子學院總部副總幹事、國家國際漢語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鬱雲峯,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綜合改革處副處長李慧萍,中國有色礦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有色金屬國際產能合作產業聯盟輪值主席嚴弟勇,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湯纔等領導出席論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執行主席丁學全主持論壇。來自五礦、中國黃金集團等有色聯盟企業、高校、職業院校等百餘位嘉賓參加會議。

丁學全主持論壇

隨着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國際合作交流也不斷擴大和深入,職業教育作爲境外投資企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爲境外中國企業培養了許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2015年12月,在教育部的批覆和指導下,有色協會牽頭開展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教育“走出去”首個試點,爲有色企業“走出去”相配套的境外人才培養模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範順科在會上講話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走出去’步伐,人才是關鍵。 ”範順科在講話中指出,有色金屬行業是我國“走出去”發展的先行行業之一,一大批有色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快“走出去”步伐,開展了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的國際產能合作,實現了顯著成績。但儘管如此,企業“走出去”發展也面臨許多挑戰。範順科強調,境外人才缺失更是企業“走出去”的短板之一,也是制約境外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他提出要從三方面推動境外本土人才培養,一是深入調研,摸清境外人才需求,做到境外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精準對接;二是校企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積極爲境外企業輸送更多的本土人才;三是統籌協調,建立人才培養平臺,從協會層面、企業層面、院校層面積極搭建,相互合作,共同推動。

李慧萍在會上講話

李慧萍對有色協會開展的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給予了高度評價。她指出,以有色協會牽頭開展的職業教育“走出去”試點,是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相適應的海外辦學模式的“典範”,主要體現在“三個多”方面:一是多主體優化組合,政行企校協同聯動;二是多舉措提升質量,充分盤活各類資源;三是多成果共享互惠,搭建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平臺。李慧萍還表示,國際合作需要職業教育的支持,未來將把擴大對外開放作爲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做好加強政府間合作對話、大力弘揚大國工匠精神、傳播中國職教“好聲音”等方面工作。

鬱雲峯在會上講話

鬱雲峯在講話中表示,海外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掌握國際化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因此境外人才培養對於企業發展十分重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有60%的孔子學院與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爲企業培養培訓人才。目前,我們正準備與有色協會和有色人才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有色境外企業與孔子學院之間的相互合作與交流,期待與更多的有色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共同爲有色企業海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實現1+1>2的效果。

嚴弟勇在會上講話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 嚴弟勇指出,人才是推動企業長遠發展的根基和命脈,是推進有色聯盟繼續發揮作用的重要支撐力量,有色行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必須進一步加強境外人才培養力度。聯盟將全力推動成員企業與重點國別企業之間的貿易暢通、資金融通、人心相通,不斷擴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加強人才培養工程的系統化、科學化、專業化,爲聯盟成員企業開展好有色金屬工業的國際產能合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本次論壇還邀請了中國五礦、中國有色集團、華鋼礦業、魏橋創業、錦江集團等 “走出去”的有色行業聯盟企業交流境外人才培養的經驗和實踐探索,同時邀請了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等多家院校代表交流校企合作、協同境外企業技術人才培養等。

會議最後舉行了交流研討活動,參會企業與院校代表分別發言,深入探討了如何深入推動校企合作,促進有色行業國際化人才培養。

據瞭解,本次論壇是由有色金屬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與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共同協辦、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校承辦的首屆境外人才培養論壇,爲中國企業與各大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共同探討境外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也爲有色金屬行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體系。

中國有色金屬報

瞭解更多有色金屬行業資訊請訪問中國有色網

https://www.cnmn.com.cn

責任編輯:彭薇

感謝關注中國有色金屬報 中國有色網

微信名稱:中國有色金屬報

微信號:cnmnyouse

聯繫電話:010-6394166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