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改革開放40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次日,2018“新時代、新業態、新技術”高峯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改革開放40年與語言服務創新發展論壇暨2018中國翻譯協會年會

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黃友義,商務部服務貿易司統計處副處長劉玉龍,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研究院院長鬍國平,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僑鑫集團聯席總裁仲偉合,騰訊智能平臺產品副總裁李學朝、谷歌AI應用資深技術負責人楚放,以及譯協的常務理事和各個專委會的代表等出席了會議。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研究院院長鬍國平發言

從技術到市場,這之間的路究竟有多長、需要走多遠?在會上,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研究院院長鬍國平向來訪嘉賓介紹了機器翻譯技術現在所面臨的機遇和科大訊飛基於翻譯創新平臺所進行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當人工智能遇上翻譯

從人工智能的三次浪潮說起,胡國平院長介紹道,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本質是“深度學習+大數據”,語音識別作爲人工智能浪潮中最成功的代表之一,其成功的三大法寶分別爲深度神經網絡、大數據的自我驅動以及雲計算。深度學習方面,全世界學者都在研究,其算法每年都在進步。自2013年起,深度學習已經被科大訊飛推廣應用到感知、認知技術的各個方面,例如語音識別、合成與評測,手寫識別,醫學影像,閱讀理解,常識推理,以及機器翻譯等領域。

胡國平表示,基於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科大訊飛已經在機器翻譯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14年,在國際口語機器翻譯評測比賽(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poken Language Translation,簡稱IWSLT)中,首次參賽的科大訊飛即在中英和英中兩個機器翻譯方向中以顯著優勢勇獲第一;在2018年IWSLT中,科大訊飛與中科大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團隊以在英德方向語音翻譯任務上端到端模型(End-to-End Model)顯著優勢獲得第一,基線模型(Baseline Model)獲得第二的優異成績,再次證明了在語音翻譯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基於訊飛在智能語音技術領域的核心地位,2017年,科大訊飛獲批爲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機器翻譯的三種應用模式

演講中,胡國平院長概述了機器翻譯的三種應用模式:翻譯終端、筆譯輔助和口譯輔助。他表示,“人工智能的持續向前進化能力和無成本複製能力是人類自身所無法比擬的。隨着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技術的不斷進步,大數據的源源不斷積累,從客觀技術測評來說,翻譯算法潛力非常大,有很多持續挖掘的機會。”

今年4月,科大訊飛推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翻譯終端——訊飛翻譯機2.0。產品採用神經網絡機器翻譯、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圖像識別、離線翻譯以及四麥克風陣列等多項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除了支持中文與33種外語的即時互譯之外,還支持四種語言的離線翻譯,以及方言翻譯、拍照翻譯等功能,在面向出國交流、日常交流方面語音的翻譯已經達到非常好的水平。

訊飛翻譯機2.0獲得2018CES Asia三項大獎

訊飛翻譯機2.0自發布以來,就廣受好評,先後亮相全國兩會、成爲博鰲亞洲論壇官方指定翻譯機,獲得2018CES Asia三項大獎,化身中國智造“使者”助力2018中歐旅遊年等等。今年7月,還被李克強總理“pick”,親自購買作爲“國禮”贈送給保加利亞總理鮑裏索夫。

訊飛翻譯機2.0被作爲“國禮”贈送

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翻譯司認爲,輔助翻譯系統在聯合國翻譯中廣泛應用,文件翻譯可完成工作量提升20%。科大訊飛也一直通過與專業組織的合作開展機器翻譯方面的積極探索。2017年,訊飛與上海外國語大學聯合成立了上海外國語大學-科大訊飛智能口筆譯研究聯合實驗室與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翻譯學院共建聯合實驗室,共同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口譯場景需求。2018年6月,科大訊飛與中國外文局簽署戰略合作,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翻譯領域的應用,共建國家級的人工智能翻譯平臺、人工智能輔助翻譯平臺,打造翻譯行業的“AI新生態”。

上海外國語大學-科大訊飛智能口筆譯研究聯合實驗室揭牌

科大訊飛與中國外文局簽署戰略合作

胡國平院長表示,希望在今天這樣一個人工智能持續向前發展的良好優勢下,我們可以一起用人工智能來尊重和傳承語言服務工作者幾代人的辛勤工作和寶貴積澱,從人類未來美好福祉的角度出發,讓機器輔助解決重複性的腦力勞動,讓更多的語言服務者去進行創造性的、從“達”到“雅”的工作。

人工智能是賦能型的技術

在本次活動的高峯對話環節,胡國平院長還與仲偉合、李學朝、於洋、何恩培、楚放六位嘉賓,共同圍繞“新時代、新業態、新技術”主題展開了高峯對話。

比人類更強大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掌握人工智能的人類。”在討論人工智能是否會超越人類智慧以及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學生學習時,胡國平如是表示。“如果你希望自己比別人表現得更好,就要了解技術、學習技術、掌握技術,就要更善於利用技術的支撐與輔助。”人工智能浪潮帶來的改變不僅是技術和應用方面的,也應是思維方式上的,計算機、互聯網、人工智能,人類一直都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去掌握工具、使用工具,進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創造力。

在討論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時,他表示,科大訊飛一直強調人工智能是賦能型的技術,人工智能的美好願景必須要與行業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實現。1999年科大訊飛就踏入人工智能領域,堅持不懈奮鬥19年,一步一個臺階地持續創新技術。現在,我們迎來了更好的機遇,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熱潮的來臨,使得它可以賦能更多行業。“在這樣的機遇和氛圍下,大家的認可與支持,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達成‘人工智能+’的願景。我們也更樂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人工智能熱潮,期待與各行業及同行有更多的合作機會,真正讓技術的落地應用幫助我們去實現更美好的世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