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鄉村》徵文大賽

文圖編輯:C大調

美麗鄉村遊

文/段蘭姣

傳說湖北省大冶市有個美麗鄉村叫劉仁八龍鳳山莊,那裏山常青,水常綠,四季花果飄香,是紅色鄉村旅遊區、農業觀光體驗的生態樂園。那裏有鄂東南紅色革命紀念館、江南農耕文化展覽館;有現代農業展示園、風景園、農耕文化園;有功能齊全的農家樂餐廳,可喫農家飯、採摘農家菜、體驗鄉村美好生活。

我的一位好朋友去過龍鳳山莊,她介紹說,劉仁八龍鳳山生態園位於大冶市西南部,距大冶市區23公里,從大冶乘公交車一個小時就可到達劉仁八鎮。去龍鳳山莊鄉村遊只需大半天時間,路途也不遠,早上去,下午就能返城。我尋思着:要是約上幾個朋友去那裏遊玩,自然是好。於是,在一個明淨高爽的秋日,我們地質大院四個要好的女同胞商定一起去那裏賞玩。

我們在劉仁八鎮下車後,因是第一次來這裏,不知道到龍鳳山莊該怎麼走。我向路邊的老大爺打聽:“到龍鳳山生態園怎麼走?”老大爺指着馬路上的出租車說:“你們搭這個車很快就到了。”老大爺邊說邊打量着我們:“你們去那裏幹什麼?”我笑着回答說:“遊美麗鄉村,參觀果蔬園藝博覽園。”我也打量着老大爺,只見他腰板挺直,硬朗得很,便問:“您老人家高壽哇!”老大爺比劃着說:“快七十了。”我稱讚道:“真看不出來。”老大爺高興地笑着。他接着很自豪地說:“過去我們鄉下人到城裏旅遊,現在你們城裏人到鄉村旅遊啦!”我點頭微笑說:“是呀!聽說龍鳳山莊有個鄉村果蔬園藝博覽園,我們特意來遊覽一下。”老大爺十分感慨地說:“過去總羨慕城裏人茶餘飯後去公園散步,如今公園也到了咱們的家門口啦!”我回答說:“是呀!這要感謝黨的好政策!”老大爺連連點頭稱道:“是的。是改革開放給我們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啊!”聽着老大爺感激的話語,我也感慨萬分!我邊走邊向老大爺揮手致意,只見老漢臉上樂開了花。

告別老大爺,我們坐上了出租車,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龍鳳山莊,熱情的出租車司機將我們直接送到了龍鳳山莊生態園的大門口。

走進生態園的大門,迎面就是一個綠色生態長廊。老遠看去,瓜架上掛滿了紅紅綠綠、又長又大的蔬果,十分的誘人!我們漫步在長廊上,從頭到尾地觀賞着各種奇瓜異果。我被這些奇特的瓜果驚呆了:一米多長的蛇瓜掛滿枝頭,火紅火紅的尖辣椒、翠綠翠綠的天鵝葫蘆,大又圓的橙紅色巨型南瓜……,讓人目不暇接!據說生態長廊上有20多種奇瓜異果,這裏簡直就是一個生態王國!我心裏好奇:瓜果原本是種着喫的,現在卻成了人們欣賞的珍品,既有觀賞性又有趣味性,這就是現代化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美好風景。

我們去的時候是2015年9月底,正趕上劉仁八鄉村果蔬園藝博覽園開園期間。走進鄉博園,我彷彿是走進了一個世外桃源:園區果蔬飄香,滿眼春色,好一幅田園風光畫卷!由紅豆、綠豆等農作物創作出來的“龍鳳圖”,美極了!在風景果蔬展示園中,各種新奇果樹讓人大飽眼福。站在我旁邊的一位女同志指點着讚歎地說:“哇!這瓜長得好長!這果長得真大!” 龍鳳山鄉村果蔬園藝博覽會上,新、奇、珍、特的瓜果蔬菜,獨具特色,博得遊客們的稱讚!

以“鄉村園博·生態富民”爲主題的劉仁八鄉村蔬果園藝博覽園,包括粉色花卉篇、綠色果蔬篇、銅色文化篇、藍色溼地篇、紅色勁酒篇,具有鄉村特色的農業品牌,充分體現了現代農業示範、農耕採摘體驗和鄉土文化,鄉村蔬果園藝博覽會爲當地的村民帶來了致富商機!

我們游完園藝博覽園,便到一家農家樂餐廳喫午飯。這裏有農家土竈柴火烹飪,所有食材都是來自本地無公害果蔬和山林養殖家畜,能品嚐到原汁原味的農家菜餚,野味野菜,隨你挑選。這裏還有全國知名的勁酒、毛鋪苦蕎酒,一些男遊客在此舉杯歡飲。

我們一邊嘗着美味佳餚,一邊聽着鄰桌遊客津津樂道地講述龍鳳山的傳奇故事:相傳玉帝誕辰一千年慶典上,龍鳳一見鍾情,相約私奔於凡間。龍帶着鳳來到風光旖旎的劉仁八果城裏,雙雙裝扮成凡人,過起了男耕女織的凡間生活。後來,這裏的人們爲了紀念龍和鳳,便把東邊的一座高峯叫青龍嶺,西邊的低峯叫玉鳳山,合稱爲龍鳳山,這就是龍鳳山的來歷。

聽着美麗的傳說,讓人感覺龍鳳山具有迷人的神話色彩!

但我覺得龍鳳山的美麗與變遷,畢竟還是勤勞智慧的人民創造出來的。

龍鳳山莊坐落在美稱果城裏的大冶市劉仁八鎮境內,緊鄰勁酒基地。這裏風景秀美、土地肥沃,是大冶南部山區的後花園。這裏的村民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栽花植樹,創造了優美的環境。徜徉於龍鳳山的山水之間,一草一木皆是美景;行走於鄉野阡陌,一動一靜皆是美趣,宛如世外桃源!

龍鳳山的人民在不斷地創造奇蹟,一座座標誌性的亭、臺、塔、門樓,鐫刻着名人詩聯,賦予了景區的文化內涵,傳承着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純樸的鄉風民俗,保持着自然原始的地勢地貌,讓龍鳳山不但保持原有的“綠水青山”,而且還變成了“金山銀山”。

龍鳳山生態園坐落在美麗的青龍嶺、玉鳳山下,四面環山,山脈相連,環顧四周,猶如步入山城之中。山地開闊,佔地面積11000畝。這裏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地理氣候優越。山巒疊嶂、山泉清澈、茂竹修林,滋養着豐富的野生植物和多種野生動物。盛產桃、李、棗等各類水果,故有“果城裏”之美稱!這裏還是大冶市重要的糧食、水果、竹木生產基地。野菜資源豐富,有各類野生菜30餘種,如水竹筍、香椿、馬齒莧、野山姜、魚腥草、葛根等。勤勞的村民們守護着這塊寬廣無垠的土地和山林,讓龍鳳山保持着青山綠水,讓這片沃土煥發出勃勃生機!遊人們來到這裏,春天嘗野菜野味,夏天避暑乘涼,秋天採摘瓜果,共享秋收的喜悅。

我們不知不覺地游到了龍鳳山原生態休閒度假村。走進龍鳳山生態園度假村,彷彿走進了五彩繽紛的生態自然王國。度假村依山而建,傍水而生。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築,古樸而典雅;翠綠的叢林竹海,天然鋪就的大植被,勾勒着美麗的田園風光。百年村落與現代文明交融,現代山莊與原始風光映襯。草長鶯飛,綠樹環抱,鋪青疊翠。潺潺流水,裊裊炊煙,猶如走進天然的畫廊之中!我們穿梭在幢幢小樓、山莊別墅之間,欣賞着風格迥異的徽派庭院,房前是花園錦簇,屋後翠竹鬱蔥。那曲徑通幽的青石小徑,環山納水的濱水榭道,頗有一番江南水鄉的韻味。這裏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如夢如幻,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沿着生態園往前走,遠遠地看見熠熠生輝的八角亭,古色古香的門樓,果樹飄香的萬畝林場,整齊劃一的大棚,如詩如畫。我們走在鄉間路上,聞着泥土的芳香,感受着綠色環繞的美景!這裏就是被人們譽爲的“紅色土地、綠色家園”的特色文化鄉村!

龍鳳山是一塊紅色的熱土,山清水秀,已成爲大冶市的一張綠色名片!

大冶市劉仁八鎮是我們地質部老部長何長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是紅三軍團的誕生地,是一塊被革命先烈鮮血染紅的紅土地。八十多年前,根據中央軍委精神,在這裏組建了紅三軍團和紅五軍,開展土地革命的根據地。1930年6月,彭德懷在劉仁八鎮中學內(亦稱“劉仁八會議舊址”)主持召開了紅五軍擴大會議。大革命時期從這裏走出了餘立金將軍、王平將軍、馬龍將軍、饒惠譚將軍四位開國名將。

最後我們走到了一個很大的打穀場,打穀場上有當年的農耕工具,如風扇、打穀機、穀草堆、石碾等。讓我想起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集體,當年農村勞動場面歷歷在目!我們四人坐在石滾上合影,體驗當年的農耕生活。

附近還有一個特大的草坪,各種各樣的農作物造型,有南瓜、玉米、青椒、茄子、大白菜、蓮藕等等,這些巨型果蔬,色彩鮮豔,造型逼真,象徵着豐收的景象!

當天下午,我們結束了美麗鄉村遊,乘車返城。

一路上,我腦海裏一直浮現着龍鳳山美麗鄉村一幅幅多彩醉美畫面!我這次親身到龍鳳山莊走了一趟,覺得這裏已不是傳說,而就是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新農村!

稿件管理:紫煙幽夢

稿件審閱:王正榮

簡評:過渡自然流暢,文章主次分明,讀後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龍鳳山的美襯托出鄉村的發展變化。

作者簡介:段蘭姣,筆名瀟澹,女,湖北省英山縣人,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大冶市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地質局第一地質大隊退休,現 供職於大冶市老年詩聯書畫協會。業餘愛好散文寫作,有文學作品一百多篇散見於報刊、雜誌、作家網。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投稿、諮詢,請加中國鄉村公衆收稿微信:

zxm549750302

《中國鄉村》雜誌2018年全年徵稿大獎賽通知:

(2018年第4期從10月1號至12月31號結束!)

———————

本次大賽主要爲《中國鄉村》雜誌提供優質作品,確保紙刊雜誌的質量內容豐富,走進市場,走進各地鄉村。雜誌宗旨,打造鄉村文化,傳遞三農信息,以“鄉情、鄉事、鄉人”爲關注重點,以實際、實用、實效爲特色,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薦新優品種,介紹致富經驗,普及科技知識,融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文化性、趣味性爲一體。

(一)獎項:

1、農業論文、專題採訪,新聞通訊,報告文學,紀實影像,鄉村經典美圖+文字註解,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限字數3000字內)。

2、鄉村散文、小小說、故事,民間故事、農諺、謎語、歌謠、歇後語,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字數限制1500字內)

3、鄉土詩歌: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每篇五首之內,單首,限20行內)

4、最佳網絡人氣獎:一名,獎金1000元。

(二)徵文注意事項:

1、所有參賽作品請首先自行反覆校對,錯別字加標點符號錯誤有五處之多者,不予通過。投稿後可接受個別句子的修改。

2、凡參賽作品須註明:【中國鄉村雜誌徵文大賽】,否則,按微刊正常發表,或不予處理。

3、徵稿格式:

原創首發+標題+正文+作者簡介(100字以內)+高清照片。

4、切勿一稿多投,如果發現此行爲者,取消參賽資格,並且將列入《中鄉美》作者備忘錄。

(三)大賽規則:

1、凡參賽作品稿費不再發放,所籌集的打賞費用將全部用於大獎賽獎金和免費出版發行《中國鄉村》雜誌以及平臺的運營。

2、所有參賽作品閱讀量達到500以上,從中擇優入選《中國鄉村》雜誌,免費一本,免費快遞,免費出版發行,宣傳推廣。而角逐大賽的作品,將從入選各期雜誌的作品裏面擇優篩選。一個閱讀量計一分,一個留言計五分(一個讀者不能重複留言,多留視爲無效),一元打賞計十分。

根據打賞和留言分別計分的總和,與中鄉美評委和編外評委及名家評委打分的總和,由最高得分決定勝出。

3、此次活動,特聘請十名知名作家、詩人、以及有相當造詣的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共同審閱,力求大賽公正公平地畫上圓滿的句號。

4、獲獎者將頒發獎金與榮譽證書,及贈送雜誌兩本,並且,將聘請獲得各獎項的作家、詩人進行簽約,長期爲《中國鄉村》雜誌提供保質保量的作品。

註明:所有獲獎者肖像,中鄉美平臺有權免費刊登在《中國鄉村》雜誌上,同意者方可參賽。

5、從2017年12月13號開始起,舉辦長年徵文大賽,上期沒發表的作品可繼下期刊發,以此類推,賽事不停,直到年底的全年徵稿大獎賽截止爲止。獲獎者將受邀參加頒獎典禮儀式,屆時有相關媒體進行報道。地點暫時預定於《中國鄉村》雜誌北京總部。

6、以上各項規定不認同者請勿投稿!

7、中鄉美所有工作人員不參與大獎賽活動。

組委會:

主任:柳絲青青

副主任:黑風馬、劉傳啓、劉學斌。

第一輪評選,評委:中鄉美編輯總部全體工作人員及中鄉美駐各省工作室主編。

第二輪評選,評委:陳榮來、趙克明、吳開展、班琳麗、胡毅,王曉莉。

第三輪評選,名家評委:李學、江小魚、姚國祿、賈笠、盧巖、非馬。

主辦:《中國鄉村》雜誌社

中國美文出版社

中國鄉間美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協辦:李學美術館

CCTV 《魅力故鄉》欄目組

友情支持:中國國際通用航空產業集團

國家級文化藝術人才庫

長城書法院

歡迎投稿:大賽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諮詢:中國鄉村公衆收稿微信: zxm549750302

中鄉美

中鄉美視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