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淮安市地名管理辦法》,市民政局對清江浦區、淮陰區、淮安區、洪澤區的城區道路進行了摸底排查,現擬將四區涉及專名重名的主次幹道進行更名,併爲一些無名路命名。如對新起的路名有想法和建議,自今日起可向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反映。

11月25日之前,市民可撥打0517-83765591,對擬更名的新路名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新聞多一度

一名兩用,保留哪個改哪個?

據瞭解,經排查比對,相關部門發現我市四區城區有20餘條主次幹道涉及專名重名。根據“市區內道路、居民區的名稱不得重名、同音”的原則,現擬對重名道路路名進行更改。

“哪條路路名保留,哪條路路名更改,是有一定規則的。”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具體規則包括保大改小、尊重歷史、保持穩定、統籌協調等。

比如排查發現洪澤區黃河路、長江路與淮陰區黃河路、長江路重名。考慮到淮陰區黃河路與長江路都是主幹道,而且淮陰區東西走向道路有以江、河命名的慣例,因此保留淮陰區這兩條路名,將洪澤區黃河路更名爲胡莊路,長江路更名爲崔朱路。“洪澤區黃河路在原胡莊村境內,長江路在原崔朱村境內,現在兩村莊已拆遷,更名後的道路以村名命名,可爲羣衆留住鄉愁。”該工作人員說。

擬更名的過程中,相關部門也充分考慮了歷史因素。比如洪澤區東風路具有悠久的歷史,清江浦區東風路則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命名的,歷史上,此處是江寧督造船廠遺址,因此擬將清江浦區東風路更名爲江寧路。根據同樣的原則,洪澤區工農路由於與清江浦區工農路重名,且位於洪澤人人皆知的東風橋南側,擬改爲橋南巷。 無名路有名了 不規範路名有調整

此次路名調整和規範,不僅更改了一些重名路名,也爲一批無名路進行了命名。如豐收河和茂華國際匯小區之間的一條無名路,擬取名爲豐華路。

支六路、支十一路、支十二路……即使住在附近,很多人也很難從名字上看出清江浦區水渡口街道範圍內這些支路的方位。這些路的路名此次也在更名之列。幾條南北向道路擬更名爲泰州路、鎮江路等,東西向道路的命名則更加有辨識度,比如位於南京路與南昌路之間的支十六路,原爲洪福村所在地,擬更名爲洪福路。而同樣屬於不規範路名的洪澤區的楊碼支路則擬命名爲高堰路。“這條路位於洪澤湖大堤東側,因洪澤湖大堤古稱“高家堰”,取名高堰路是爲留住歷史記憶。”相關工作人員解釋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