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部点映9.5分的电影到底有什么好?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飞鸟集》

自6月30日,电影《我不是药神》开始点映以来,相信不少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看过,并且都在朋友圈大力安利、表示自己愿意二刷了。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大力推荐的好片。在电影中,有人在凭良心做一些“犯法”的事情,以己身犯险,换万家平安。

事实上,这部涉及“高价药物”、“跨国代购”、“法理人情”等敏感话题、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被很多影迷誉为“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里程碑之作”,大家将电影与韩国电影《熔炉》相提并论,并认为《我不是药神》能够顺利上映是国产片的一大进步。而电影监制、主演徐峥也曾在微博上表达对电影能够“拿龙标”的欣喜。

我们都知道,现实比电影更复杂,但我们期望,这部电影能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就像一颗种子似的,在土壤里慢慢发芽,最后开出了花。

电影简介

白血病,说白了就是拿钱续命的病,除了骨髓配对,患者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稳定病情,正常生活。在十几年前,临床效果较好的进口抗癌药非常贵,一年可以吃掉上海的一套房。如果有可完全替代、同时价格非常便宜的药,简直就是白血病患者救命的曙光。

7月6日正式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男性保健品商贩程勇(徐峥饰)偶然成为了白血病患者救命药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此药国内售价4万元,而程勇进口的印度仿制药成本价仅500元。自此他从交不起房租的贫困户一跃成为有钱人,生活发生剧烈变化。但没多久,他被真正的假药贩集团盯上,单枪匹马的程勇被迫将手中的贩药渠道售卖,换得一笔巨款,准备从此安心生活。但是生活哪里那么简单呢?没有了便宜药物的病患再次陷入绝境,亲眼目睹了曾经的朋友因白血病离开人间的程勇,则逃不过内心的道德枷锁,重新构建起购药渠道,以成本价甚至自行出钱补贴以更低的价格售卖仿制药,主动承担起拯救他人生命的使命,被病患们冠以“药神”的称号,也因此引起了警方的调查,最终锒铛入狱。

这个事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2002年,江苏无锡一位私营老板陆勇被检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因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骨髓配型,为了维持生命,他需要不间断地服用瑞士生产的“格列卫”的抗癌药,这种药价格是23500元/盒,每月要吃一盒。

2002年,无锡平均工资1200元/月。

连吃了两年,原本手上有点儿积蓄的陆勇扛不住了。

命运转折点发生在2004年,陆勇偶然获悉印度仿制的“格列卫”,与瑞士生产的药效几乎相同,通过对比检测结果显示,药性相似度99.9%,而一盒的价格仅售4000元。

价差近6倍,意味着活着的希望大增。陆勇开始改吃仿制的“格列卫”,并在病友群里分享了这一消息。随后,很多病友让其帮忙购买此药,人数达数千人。陆勇也因此闻名,成为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接着麻烦来了,陆勇被湖南省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消息爆出,1002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声援,说陆勇“使更多的患者获得了自救路径,从而逐步走出人生灾难深渊”,请求对陆勇免予刑事处罚。最后,检察机关撤回了对陆勇的起诉,法院也对“撤回起诉”做出裁定。在看守所里被关了135天的陆勇,还算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陆勇被捕之时,恰逢《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上映,罗恩·伍德鲁夫(马修·麦康纳)被诊断出感染上艾滋病毒之后,与病魔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斗争。很多人说陆勇更像这部电影的主角。

目前令陆勇得救、违法又因之成名的“格列卫”,目前已经被多个省市纳入医保。

黑与白之间,我来做桥梁,用我的肉身送你们去光明世界。

这样的人,他不是药神,是谁?

医药行业的现实,《我不是药神》已经剖析得很清楚了,充满了无奈与荒谬。但他最想表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其实是主角行为。现实不是自己完美起来的,制度也不是自己健全起来的,他需要一个个这样的小人物站出来,去改变他。

印度神片《摔跤吧,爸爸》,就是一个普通的爸爸,带来了体育和女性的改变。《我不是药神》不输于他,一个小人物,用自己的慈悲,换来了无数人的生命。

电影不只是电影,更像是榜样,他会把精神传递给每一个观看的人,造就千千万万个慈悲的人,去改变世界。

至此之后,他们都是药神!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线上夹娃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