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兒男,右眼被毛毛蟲扎傷1天,視物模糊。查:Vod:0.2,矯正不應,Vos:1.0。

圖一:右眼角膜上皮粗糙,淺層可見散在毛毛蟲毛刺,眼內未見異常。

圖二:放大可見毛刺。

圖三:染色有點狀着色,比較輕。

圖四:前節oct看不出異常。

圖五:共焦顯微鏡檢查可見淺基質有毛刺,有輕度炎症反應。

問題:

如何處理?會有什麼後果?

剛看到這個病例,問病史時感覺很嚴重,因爲根據我們的經驗,毛毛蟲的毒刺即使一根扎到皮膚上都會引起局部劇烈疼痛和紅腫,所以扎到眼部和角膜,不僅是機械損傷,很可能還有未知毒素的損害,導致眼部嚴重毒性反應。如果不取出,後果有可能比較嚴重。

但是這個孩子眼部反應並不重,也沒有明顯刺激症狀。更重要的是那些毛刺都很細小,比較表淺,不太可能取出來。要取出來可能造成很大的額外創傷,很可能得不償失。

因爲視力只有0.2,矯正不提高,爲了弄清楚是原來的弱視還是角膜原因, 查了視網膜潛視力,結果可以達到0.8,因此還是角膜損傷的原因。鑑於以上原因,就先給了典必舒眼水qid,貝復舒qid,囑一週複查。隨後我就檢索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

圖一:但是一週後沒有掛上我的號,其他醫生看的,照片如下:可以看到中央區角膜有點狀浸潤,但是周圍透明度好轉。視力提高到0.8

圖二:染色見有點裝着色。

但是當時患兒有眼呀35mmHg,所以當時接診醫生給停了激素,改用他克莫司滴眼,囑一週後找我看。

圖三:一週後複查,眼壓恢復正常,15mmHg,視力1.0。角膜仍有點狀混,但是無刺激症狀。

圖四:共焦顯微鏡檢查,見淺基質混濁,炎症細胞不明顯。

此時我們已經檢索了文獻,結果發現國內只有一篇簡單的病例報告,沒有很多有價值的內容。國外卻有很多詳細的文獻,尤其以印度文章發表多。

圖五:他們發表了大樣本的病例報告,總體說這類毛刺很難完全取出,但是在深處的會隨着時間往前房甚至睫狀體移動,造成局部較頑固的炎症反應。有的甚至要做玻切取出,還有的不能取出。

圖六:毛刺往裏移行的原因是有倒刺。

圖七:他們還有長期觀察了9年的病例,玻切、激光都用了,最終還是向裏移行導致炎症反應。

圖八:還有一篇544例病例的危險因素分析,結果發現3.5%會穿透到眼內。而位於角膜深層的毛刺是發生穿透到眼內的危險因素。只有36%的毛刺可以取出。這些取不出的毛刺需要長期觀察。

針對這個結果,我們也非常擔心。但是這個患兒的毛刺很淺,也很細,可能穿透力和危害比較小,所以我們還是繼續觀察。一直觀察到兩個月,很安靜。

九:兩個月是的情況,視力1.2.

圖十:共焦顯微鏡檢查,散在的毛刺基本位於基底膜附近,個別在65um 左右的淺基質層。炎症反應不明心啊,混濁有所減輕。

討論:

在我國不同地區可能會有不同程度遇到此類病例,如何處理以及疾病預後需要大家的仔細觀察和隨訪,也需要多查資料,獲得有用信息。很可惜我國的資料太少,但是病例並不少。這一點需要向印度等國外同行學習。

這類病例因爲毛毛蟲的種類的毒性不同,嚴重程度也不同,需要仔細檢查和隨訪。對於比較粗大的,一定要想辦法取出,尤其深層的毛刺。

如果早進行討論,我可能會採取上一期同行的建議,用手術貼膜進行粘附,可能會粘出一部分。也會更仔細檢查結膜囊和瞼結膜面。我其實沒有好的辦法,而大家只要肯思考就能相處好辦法,處理方法會更全面。

我們將繼續觀察該病例,看是否有繼續向深處發展的趨勢,如果有,就嘗試想辦法取出。下次複查要再詳細檢查結膜部分,並觀察前房炎症。

(來源: 李紹偉眼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