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一则小故事。
一天晚上,国王梦见自己满口牙齿掉光,醒来后心情不好,担心是什么凶兆。
于是,便请来解梦人。
国王问他们:“我梦见自己牙齿掉光了,这代表什么?”
第一个人解释道:“国王陛下,这个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亲属一个不剩的死去之后,你才会死。”
国王勃然大怒,杖责二百棒逐出王宫。
第二个解梦人说:“不,国王陛下,这个梦的意思是,你将是你所有亲属中最长寿的一位。”
国王听后,立即展露笑容,并赏他100枚金币。
两个回答明明说的 意思相同,为什么一个会挨打,一个被奖励?
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同的说话方式,一个言辞不当,不分场合,一个语言委婉,保住了国王的颜面,又说清了梦境的意义。

自以为是,随意评价他人

有些人不了解情况,却对人指指点点,随意评价他人,对人造成伤害却不自知。

曾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6、7岁大的小男孩上了一辆公交车,小男孩虎头虎脑,十分可爱,他在公交车里欢呼雀跃。

他一会儿惊喜地指着妈妈的手机问她是什么,一会儿对车窗外掠过的小鸟拍手叫好。

他对每一样映入眼帘的东西都充满好奇,妈妈也不厌其烦的一一告知他。

母子俩的举动引起一个老奶奶的不满,她白了母子俩一眼,用无比嫌弃的口气说:“真是少见多怪,耳根子一点也不清静。”

小男孩立即钻进妈妈的怀里,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阵羞涩的沉默。

妈妈轻轻搂住自己的孩子十分抱歉地说孩子吵到人了,可老奶奶依旧不依不饶:“知道吵人,也不阻止自己的孩子。”

“实在抱歉,我的孩子生下来就有视力障碍,这才被一个著名的眼科专家治好,今天是他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

妈妈话音刚落,车厢里一片安静。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开头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条件。”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像这老奶奶一样,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价他人,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自以为是,妄下结论。

类似的情况还有:

哟,都33岁了,还不结婚,一定是太挑了吧?

她这么年轻,就买了房,买了车,还不是傍上大款,做了人家的三。

她长这么胖,一定是好吃懒做造成的。

事情的真相是:

33岁没结婚,是人家现在还不想结婚;

她年纪轻轻就有房有车,人家是自媒体红人;

她长得胖,是因为她生了一场病,吃的药有激素,导致她发胖。

《庄子》里有句话说的好:“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意思是不要总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不要随意评价他人,因为你没有经历过Ta的人生,不了解一个人的过往,多的是你不了解的事。

不了解情况,就不要轻易下结论。

口无遮拦,尖酸刻薄

口无遮拦,指说话不加考虑,无所顾忌。

有些人口无遮拦,还标榜自己是心直口快,殊不知,这是一种伤人的行径。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有个大学生起早贪黑好不容易考了个研究生,原以为会得到室友祝福,不料室友说:“哎,上研究生还不如直接工作,浪费钱又浪费三年时间。”

你在跑步健身,她说:“呦,你天天跑步,也没见你的大象腿变细一点啊。”

有人35岁喜得贵子,亲戚话中带刺:“你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别高兴太早,两个建设银行,累不死你。”

一句句口无遮拦、尖酸刻薄的话,把当事人伤的体无完肤,好心情也荡然无存。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自我监控

所谓自我监控,是指根据周围的情境线索对自己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研究发现,高低自我监控的个体在很多方面都表现不同。

高自我监控者能很快熟悉什么样的表现是恰当的,什么样的表现是不恰当的,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

他们根据外部环境,交谈对象不同,懂得调整自己的言行。伤害人的话不说,伤害人的事不做。

显然,说话口无遮拦和尖酸刻薄的,是低自我控制者。

他们只在意自己说得爽不爽,根本不知道在有些场合,有些情境下,口无遮拦有多伤人。

有句话说的好:尖酸刻薄与幽默是两回事,口无遮拦和坦率是两回事。

说话口无遮拦和尖酸刻薄,犹如在人心口上插把刀,让人深受其伤。

失意人前,说得意事

还有一种说话伤人的方式是:失意人前,说得意事。

说者可能无心,可听者有意,在失意人前说得意话,已经在无形中伤害了他人自尊。

这几天朋友圈被一个新闻刷屏:妈妈晒女儿清华大学录取通知单,被踢出了同学群。

郭女士收到女儿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第一时间把通知书晒到群里,还发了一句:“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大气。”

原以为会得到老同学称赞,结果发现自己已被踢出同学群,并被班长拉黑。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她犯了说话的大忌:失意人前,说得意话

你想想,班长的孩子如果也考上清华或北大,是不是大家同喜同贺?

问题是班长的孩子考的不理想,你的成功,对比了他的失败;你的得意,对比了他的失意。

同样道理,如果一对条件相似姐妹,20年后再相遇。

一个丈夫发了家,变成豪门大户,另一个时运不济,租房子借钱过日子。

混的好的一直吹嘘自己,混的差的会高兴吗?

有个典型的例子,张爱玲和炎樱。

张爱玲和炎樱年轻时是死党闺蜜,两人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张爱玲到美国后,风光不再,她嫁了个又病又老的丈夫,写出的文章也不被美国人欣赏,一时穷困潦倒。

而此时的炎樱越活越潇洒,她总在张爱玲面前夸耀自己有多有钱,有多少人追,完全不体会张爱玲一颗落寞的心。

从此两人情断缘尽,形同陌路。

你过得不好我难过,你过得比我好我更难过

关于这点,作家刘墉说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办公室里一群人买股票,以前王经理料事入神,大家跟着他买,小邱也跟着他买。

后来王经理不神了,买啥跌啥,大家纷纷掉转戈头,赚了请吃饭。

王经理心塞不去,小邱也不去,他坐在办公室边缘地带,依然跟王经理一起下注买。

最后王经理惨了,亏了2000多万,辞职走人,临走时还向总经理推荐了小邱。

小邱升了官,还发了财,举行庆功宴。

你可能纳闷了,为什么他和王经理同买一只股,人家亏惨,他却大赚?

因为小邱并没有跟着王经理买股票,只不过是在王经理“落魄”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罢了。

刘墉说过:“聪明人尤其要避免爱出风头和快人快语的毛病,有时候为了把光芒让给别人,聪明人甚至得大智若愚,装笨。”

聪明的人,都懂得体察人心,失意人前不说得意话,而不是自顾炫耀或幸灾乐祸。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别让你的人生,毁在说话方式上。

更多每日学习打卡,请关注谈公考公众号(ID:tangongkao801)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