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欢七零到九零年代的怪物电影,那是个电脑特效还不普及的年代,电影中的生物大多都是用实体模型来拍摄,而这些模型通常都做得无比精致,比起现今泛滥浮夸的电脑特效更多了份逼真、亲切之感。

可惜很多此时期的怪物电影台湾都没引进,除了已成为经典的《突变第三型》、《大白鲨》、《异形》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隐藏版的佳作。个人就相当推荐「深海三部曲」中的《在地心拦截》和《烈血海底城》,这两部都是极为用心的怪物片,除了天马行空的怪物设计外,电影所呈现的惊悚、压迫感也相当到位。这两部就留到之后再介绍吧,今天要介绍的《坟场禁区》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怪物片。

《坟场禁区》是一部1990年的低成本怪物惊悚片,改编自史蒂芬金的短篇小说集《有时候,他们会回来》中的〈夜班〉。剧情叙述一间坐落在坟场旁的老旧的纺织厂长期受鼠患侵扰,且不断有员工离奇失踪。厂长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带领员工清理荒废多年的地下室。清理过程中,工人们发现地下室下方竟然还有别的通道,有人怀疑那是老鼠的巢穴,便决定进去看看,没想到洞中竟然藏着一头怪物……

《坟场禁区》

背景是缅因州─很多史蒂芬金笔下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此地─,从片头的楔子就告诉了观众:这间纺织厂的卫生条件奇差无比。成群的老鼠在工厂内钻来窜去,还会看着工人工作,而值班的工人不甘受侵扰,愤怒与恶趣味交织下,产生了各种虐待老鼠的方法,像是将老鼠丢进工厂机器绞成肉泥、拿弹弓射老鼠、强力水柱喷射等,对家里面临同样问题的人说不定带入感十足。

本片也充分展示了资本主义下惯老板剥削劳工的一面,除了超长工时、歧视女性,最可怕的是片中呈现出来的工厂面貌,阴暗潮湿的内部空间、采光严重不足、工人们汗流浃背,以及刚刚提到的老鼠猖獗,用看的就能想像出工厂里霉味、汗臭味、老鼠屎尿味参杂在一块的恶心气味,更何况底下还躲着一头怪物,还有被怪物吃剩的人体残骸,我的胃已经开始翻搅了……

《坟场禁区》

当然看这类B级电影最大的重点不是演员们的表现,而是怪物的造型,片中出现的怪物就像老鼠与蝙蝠的混合体,当它现身时我不禁觉得反胃……这只怪物最常见的捕猎方式是用翅膀将猎物包住,接着拖入地底。但电影里角色的死法相当多元,有的充满黑色幽默,该有的断肢、尸体画面都有呈现出来,但对于已习惯血浆喷洒的观众来说,显然是不太够的。

结尾时幸存的角色们来到怪物的老巢,巢穴中的人类尸骸竟然堆得和山一样高,我猜除了工厂的员工外,这怪物应该还会到隔壁的坟场挖尸体来吃吧?-虽然这只怪物最后的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就是了-。

《坟场禁区》

电影一直到结束,都没有说明怪物为何产生、从何而来,一如史蒂芬金一贯的处理方式,适度将故事留白,带给观看者想像的空间。

人之所以感到恐惧,就是因为对「未知」的无尽想像,小时候我们常常对床底下、或任何阴暗的角落充满各种奇想,可能躲着怪物、躲着恶魔,却又不敢趴下身往床底下窥视,于是恐惧逐渐茁壮,每一个夜里,常常被一些微小的声响吓得睡不着觉,躲在棉被里希望白天赶快到来……

而史蒂芬金抓住了这样的精随,发展出一部部脍炙人口的恐怖故事,电影一部接着一部的翻拍,虽然相较之下这部《坟场禁区》的知名度没那么高,却能随着故事中工人们的探索,感受到我们童年时害怕窥探床底、那种发自内心,最原始的恐惧。

《坟场禁区》

文章出自桔黄色电影http://www.jhsdy.net/14709.html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