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2018年11月21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11月16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二屆“養老金與投資”論壇暨《個人養老金:理論基礎、國際經驗與中國探索》發佈會於蘇州圓滿落幕。會上,竹間智能聯手招行摩羯智投打造的養老投教機器人首次亮相,並於當日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微信訂閱號正式上線。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二屆“養老金與投資”論壇

論壇由中國基金業協會主辦,現場大咖雲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司長李亢、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蘇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翔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養老金管理部主任武建力等有關領導,清華、人大等專家學者,以及300多位公募、銀行、券商、私募等投資機構高管參會。

2018年爲個人養老金起航元年,在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覆蓋範圍均有限下,急需發展個人養老保障體系。值此背景,中基協組織編著的《個人養老金:理論基礎、國際經驗與中國探索》正式發佈,並在微信訂閱號正式上線養老投教機器人以服務投資者學習和掌握養老金投資方面的知識。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二屆“養老金與投資”論壇現場

竹間智能 X 招行摩羯智投  養老投教機器人正式上線

隨着人口老齡化加速,養老投資也提上了日程,然而當前多數投資者養老意識仍較爲薄弱,爲普及投資者養老知識、提供相關財經數據,竹間聯手招行摩羯協助基金業協會獨家打造養老投教機器人,該機器人不僅於論壇中首次發佈,也在基金協會訂閱號同步上線。

現關注“中國基金業協會”公衆號即可體驗摩羯養老機器人

竹間 AI 投教機器人

投資者教育除了保護投資者權益,並提升投資者信心,也是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石。過去,投資者教育的方式枯燥乏味,大量數據知識不僅難以整合,也無法對投資者進行鍼對性推送,致使用戶粘性低、信任感不足而錯失實際轉化。

傳統的投教機器人往往被關鍵字所框定,除了回覆匹配性不高,也難以將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然而由竹間打造的 AI 投教機器人,超越“模板”機器人,能以流暢的自然語言對話方式,針對用戶的場景化需求,給予相應回覆。

竹間以 NLP 技術、深度學習、情感識別、多輪對話、意圖識別、上下文問答、記憶、知識圖譜、閒聊等 AI 前沿技術,實現竹間 AI 投教知識、定製、突破及信任的四大核心。

知識

在大量的行業知識點下,通過快速將知識點和語義理解結合,竹間打破過去投教機器人擁有海量分散數據卻難以提煉整合的窘境,提供投資者直觀、精煉的知識點。

定製

強行推送知識而不具備針對性,知識對投資者而言只是“堆積的文字”。竹間克服了此一難點,從順暢自然的上下文、意圖識別及記憶中,瞭解投資者真正需求,進而提供針對性的服務。

突破

竹間在自然語言理解和情感計算的技術突破下,實現機器人在多輪對話中流暢而自然的上下文情景,並融入了情感智能實現真正擬人化的人機交互。

信任

通過順暢良好的人機交互及定製服務的鋪墊,投資者逐漸產生信任,進而強化了用戶粘性,在後續相應的交易或投資,信任將成爲實際轉化的關鍵。

養老投教機器人

在竹間聯手招行摩羯打造的養老投教機器人中,竹間賦予養老投教機器人高智商、高情商的強勁大腦,爲投資者提供養老知識百科、財經數據問答及擬人化閒聊等服務。

竹間養老投教機器人不僅提供投資者相關投資知識並解答金融產品問題,更能讓用戶安心地購買適合的理財產品,並對未來規劃更具信心。同時,也省去了培訓基金客戶經理的專業知識,企業相當於擁有了數萬個甚至無數個 AI 基金客戶經理。

養老知識百科

我國有1.5億65歲以上人口,並以年均700萬速度增加,在醫療發達的當代,個人對養老金知識的瞭解日趨重要。

而針對養老金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及第三支柱皆有不同特點及相關知識政策,通過竹間的深度學習、NLU、知識圖譜、常見 FAQ 等技術,機器人不僅能準確回覆用戶問題,幫助用戶獲取相應問題解答,更具備自學習力在未來提供用戶更好的服務。

財經數據問答

近年來,相關金融理財產品收益率不高,無法滿足養老資金的長期投資,而互聯網金融、P2P 等領域詐騙案件的多次發生也令投資者蒙受重大損失。

無法掌握市場數據情報往往成爲投資者“踩坑”之因。在養老投教機器人中,竹間以 NLU、多輪對話、意圖識別等技術,爲投資者提供實時市場數據情報動態,針對投資者個人需求,化身投資者個人的財經數據顧問。

擬人化閒聊

僅有專業的知識大腦還不足以稱爲合格 AI 機器人,竹間自主研發的情緒識別技術及強大 NLP 技術,賦予 AI 機器人與人“感同身受”的能力。當你跟 TA 對話或閒聊產生喜怒哀樂情緒時,TA 都能給予你具有溫度的回覆。

竹間以前沿 AI 科技,與精通財富管理業務的招商銀行一起,協助基金業協會以更加便捷、智能、有趣的方式做好養老投資者教育,該機器人的發佈不僅是金融科技創新的又一碩果,也助力推進國家“銀色經濟”的前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