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已是好多年了,那是我在老家上高小的时候。好像是秋末冬初,天高气爽,父亲要到省城济南办事,当时我对大城市很好奇,希望父亲能带我去一趟,没想到父亲竟答应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而且是到济南这样的大地方,心情可想而知,留下的印象,可说是非常非常的深刻。

父亲在济南办事的过程总共有四五天,但我看“光景”的时间至少有一半。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大观园为中心的几个“点”。

大观园在经七路和纬七路之间,在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中心的中心,我从它的南门进去,那“碰头彩”竟是堆成小山似的橘子。橘子本来产在南方,但在北方堆了这么多金灿灿的洋货,在傍晚明晃晃的电灯照射下,煞是好看。商家按货品的种类用标牌亮出:这边是浙江黄岩蜜橘,那边是四川小红柑。我看得出神,半天也没见有人来买;但我心想:是不是主要是为了展示?在迎门处一下子就给外来客一个好心情。

父亲带我在靠西边的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是外国片,连他也没记准是阿尔巴尼亚还是南斯拉夫的,但我还是看得挺入迷,起码这是我第一次看外国片啊。在老家时,只是反复看了多少回《地道战》和《地雷战》。看完电影出来,应该说是不早了,可父亲并不着急,他一定要带我到一家啥记饺子馆吃韭黄饺子。

这家饺子馆就在电影院后身西北角上,门脸很小,里面空间也不大,只有四五个桌头,但非常干净,我印象最深的是桌面,可能是因为擦拭得太勤,都露出一条条的白木茬,也许是因为太晚了,这时只有一位顾客在吃饭,父亲告诉我他来省城就必来这里吃韭黄饺子,“太有风味了”。一位小伙子服务员迎上来,不冷不热,自自然然地问:“要多少?”父亲寻思了一下才下决心:“来半斤韭黄吧!”我理解他也是尽量省一点钱。

“半斤韭黄!”小伙子朝里面操作间喊了一声,还习惯地将肩头上的白毛巾又搭了一下。父亲小声对我说:这是一家三口,里面是小伙子的爹娘在“做”,外面忙的时候他爹也出来收拾,对顾客“特厚道”。

及至饺子端上来,我一尝果然好味道!这么说吧,在这以前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韭黄饺子,在这以后也再没有吃过。韭黄包饺子本来就很提味,可人家这边饺子馆不知有啥妙招,弄得这么可口。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们父子俩吃半斤饺子肯定是不够的,但也只能带着“遗憾”离去。临出门时,这家掌柜(小伙子的父亲)还送我们爷俩到店门口,说声“常过来”。我心里也觉得恋恋不舍,回头看那瘦高的身影,好像还站在稀落的灯影里。这情景,都使我觉得超出了店家与食客之间惯常的感觉,直到过了许多年仍然挥之不去。

父亲显然是为了我,次日他又带我来到大观园,在东南一侧的大众剧场买了两张《三打祝家庄》的京剧票。我觉得父亲平时省吃俭用,来到省城却尽量满足我。

我在老家时也看过一次“小戏”(地方戏)《三打祝家庄》,但这一次看“大戏”《三打祝家庄》,感觉真是大不一样:不说这里的演出还有布景,光说角儿一个一个的功夫都相当了得,尤其是“探庄”的武生石秀,可以说是身手不凡,看起来真是眼花缭乱;还有钟离老人,虽然算不上主角,但据说也是一位著名老生演员担当,可惜过了多年我记不得这些演员的名字了。祝小三虽是反面人物丑角,但演得也非常到位,只要他一出场,满台都活了起来。我以前看《三打祝家庄》顾大嫂一角是近乎于彩旦演的,而这回我看的京剧顾大嫂的形象俏爽而又老到,口齿脆亮,腰身灵健,刚柔兼具。也怪了,若干年后看新版《水浒传》,其中顾大嫂一角的形象酷似京剧中那位顾大嫂,相距多年,也许是一种偶合。

散戏后,我们出了剧场,还看到了“狗不理包子铺”,不过父亲没带我进去,而是在稍北通道上进了一家面馆,却不是面条,而是各吃了一碗“湖南米粉”。这大观园怎么啥品种吃食都有,真使我好奇极了。

在后门处,还有一家按钟点付钱的曲艺杂技小剧院。父亲坐在台阶上小憩,我朝剧场门里探头探脑,一位中年收费员阿姨和气地对我说:“没钱没关系,进去小看一会儿。”我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往里看去,一位说大鼓的演员模仿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片头骆玉笙演唱的那段,随后我就出来了,父亲还说了一句:“你要看,我给你钱。”我不好意思地说:“不看了……”

一晃好些年过去,我考取了省城的大学,又去了大观园,首先就去找那家饺子馆,没有找到,连那个小门脸儿都不见了。问了两个人,都是一脸茫然,“不清楚”“不知道”,甭说是别的也没有了,单就没找到韭黄饺子馆,我再也没来大观园,可能是为了保持当初的完整印象吧。

我随父亲进省城那次,也去了大明湖和趵突泉,却不知为啥都没有大观园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可能是作为一个孩子,当时在大观园感受得太综合太丰富:戏曲、电影、餐饮、商铺……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使我这个从小地方来的少年太“开眼”了,感受太深了。

青砖黛瓦”泉水人家,走进百花洲畔就走进了老济南

传统文学名著《老残游记》第二回第二段写到:(老残)“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加有趣。”老残初进济南府赞赏的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百花洲片区。

历史上的百花洲水域面积是很大的。据《历城县志》记载,以前游人在百花洲上船,进入大明湖。在湖中纡折行进一程水路,经过汇波楼出北门,划进小清河直达华山脚下。

现在的百花洲片区位于明湖路北侧,东起县西巷新坊巷,西临百花洲,南至后宰门街,北和大明湖相望。作为明府城保护改造地试点项目和打造明府城第一期工程,百花洲片区是贯穿明府城东西、南北两条旅游主线的关键节点,是延续城市历史的主脉。

走进百花洲片区,漫步在那老旧石材铺就的条石路上,目睹周边古朴典雅的青砖黛瓦的房屋建筑,仿佛间回到了几百年前的老济南。情至最深处,便是百花洲。

泉水人家民俗馆、泉水豆腐博物馆、芙蓉馆老戏楼……穿梭在那条条畅通的清幽窄巷、柳荫遮掩的深院、流水淙淙的泉畔,看锦鲤活泼畅游水里,听悠悠的乐声低徊浅唱,那么自然,那么亲切,那么悦目悦耳,就像一个远离的游子回到了家乡,一切尽在不言中。只想沉静下心来好好观赏,只想把这走过的地方存留于心中,作为永久的念想……

随处可见的清澈的泉水犹如透明的眼睛,映照着老济南的曾经。柳烟、古巷、老屋,还有那些陪伴自己度过年少时光的旧物,梦中的老济南那么真实、那么自然地重现于此,还是梦中原汁原味的老济南。七组四十二栋近五千平方米的建筑,每个院落都有不同民居风格,甚至相邻的两组建筑之间都是不同的立面表现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什么是最具济南韵味的历史格局和建筑风貌?走进百花洲片区,你就会得到完美的答案。古城文化、泉水文化、民俗文化、北方园林文化等凝聚于此,百花洲魅力独特,风韵无限……

相信老残再来济南,一定会被百花洲片区这曼妙的风光所吸引,对黄庭坚的“济南潇洒似江南”之说感到不悦;会不由自主地赞叹:江南岂有济南美。并由衷地对金代大文学家元好问的“有心常做济南人”竖起大拇指,留在济南,成为一个济南人成了老残的一个心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