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俄媒:5G,原來你是這樣的——)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道 即將告別的2019年,註定要被5G濃濃地畫上一筆。這一年裏,無論是5G商用還是圍繞5G技術的各種國際競爭,每件事都格外引人注目。5G也定然在各種2019年盤點裏佔有一席之地。比如俄羅斯衛星網12月26日發表了俄羅斯社會經濟研究專家列昂尼德·科瓦契奇撰寫的一篇署名評論文章,其中重點將5G技術的特點展現給讀者。

作者在文章中寫道,根據專利統計公司IPlytics12月初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SEP)聲明中,中國公司的份額整體佔了34%,位居全球首位。其中,截至今年9月,目前全球5G SEP必要專利中,華爲憑藉高達3325件申請量佔據絕對制高點。

此外,許多國家現有的前幾代網絡基礎設施都是依託華爲設備而建成的。例如,在歐盟華爲擁有31%的移動基礎設施市場份額。總部設在歐洲緊隨其後的競爭對手愛立信,也未超過這個份額,僅爲29%。

重建所有網絡通信系統非常昂貴。而且就連那些在農村偏遠地區提供服務的美國小型電信運營商也不滿意。他們使用華爲設備,因爲它們便宜。根據美國移動運營商農村無線協會的數據,現在他們需要8億到10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以及兩年的時間才能重建他們的網絡。

文章指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統一的5G標準。國際電信聯盟(ITU)於2015年依據5G技術的正式名稱IMT-2020制定了5G技術的一般性規範,但這一標準或許要在2020年才能獲得批准。包括3GPP、IETF和NGMN在內的十多個組織正在同時開發自己的5G標準。迄今爲止只確定了5G的一般原則和特性。

5G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網絡切片技術(即像交通管理一樣,對網絡實行分流管理,本質上就是將運營商的物理網絡劃分爲多個虛擬網絡,每一個虛擬網絡根據不同的服務需求,比如時延、帶寬、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來劃分,以靈活應對不同的網絡應用場景。——本網注)。這意味着在共享網絡基礎結構中將存在邏輯上隔離的子網,這些子網需要不同的網絡連接參數。例如,有自動駕駛汽車子網,有用於遠程醫療、智能家居和物聯網、視頻流等領域的子網。現在已經知道,5G網絡從根本上將有別於前幾代的網絡,因爲它不僅僅是移動網絡或快速網絡,還用於車輛間通信,也是應用於物聯網、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屋等領域的網絡。

有關專家認爲,“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僅從通話功能來講,5G與4G並沒有多少區別。真正要體現出5G和4G的本質區別,主要還是在一些非民用的領域,比如無人車駕駛、遠程醫療、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5G不再是單純的民用電話網絡,它涉及很多公共服務領域,所以5G不能簡單地看作是以前4G那種僅僅體現在通話方面的技術。”

由此引出5G的另一重要特徵,即需要一個相當寬的頻率範圍,以確保所有子網和許多連接設備正確且不間斷的運作。但在什麼頻率範圍建立5G,就像前幾代網絡一樣,至今沒有全球統一標準。2015年在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5)期間,各國就5G頻譜的頻率分配達成一致:在6GHz以下。歐盟已經確定了3.4-3.8GHz範圍,韓國選擇了3.4-3.7GHz,澳大利亞決定使用3.4-3.7GHz。日本和中國較特殊,它們決定同時使用兩個低於6GHz的頻譜。日本選擇了3.6-4.2GHz和4.4-4.9GHz,中國則決定使用3.3-3.6GHz和4.8-5GHz。俄羅斯和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則與衆不同。在這兩個國家,3-4GHz頻率範圍用於情報部門。因此俄羅斯建議5G網絡使用4.4-4.99GHz頻段。而美國則決定使用超高頻——24GHz、28GHz、37GHz、39GHz和47GHz。

由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3-4GHz頻段,因此現在製造商主要爲這個頻率範圍生產設備。例如,歐洲製造商目前並不生產俄羅斯5G網絡準備使用的頻段的設備。這種設備只有華爲有,因爲中國,如上所述,自己正在兩個頻段建設商業網絡。因此,對一些國家來說,選擇華爲並不僅僅是考慮“性價比”,而是根本就沒有其替代品。

因此,文章認爲,將來有可能出現5G網絡“碎片化”。美國利用“另類”頻譜,可能依靠自己的標準和設備構建網絡。其他國家,將依靠華爲和其他頻譜。當然,歐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網絡的兩極化,維護製造商的良性競爭。

俄媒:5G,原來你是這樣的——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