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醴陵陳利瓷藝作品《金玉滿鉢》被中國駐美大使館收藏

陳利(圖右)瓷藝作品《金玉滿鉢》被中國駐美大使館收藏。

瓷藝作品《金玉滿鉢》。

株洲新聞網11月22日訊(記者 譚筱 通訊員 謝昱婷)近日,2018“‘湖湘風華·錦繡瀟湘’——湖南文化旅遊周走進美國”活動在美國華盛頓成功舉行,作爲文化交流團重要一員,醴陵釉下五彩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利受到美國民衆的高度關注,其重要代表作品《金玉滿鉢》被中國駐美大使館收藏。

2018“‘湖湘風華·錦繡瀟湘’——湖南文化旅遊周走進美國”活動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和“湖湘風華·錦繡瀟湘”專場文藝晚會兩大主體活動組成。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包括湘繡、醴陵釉下五彩瓷、黑茶、鳳凰紙紮、隆回灘頭年畫、皮影戲等12大非遺項目。

16日,文化交流活動在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行,來自哈佛大學校友會華盛頓分會180名嘉賓近距離感受精美的湖湘文化。在非遺展臺前,陳利手持畫筆,邊在瓷胎上認真畫瓷,邊解釋釉下五彩瓷燒製工藝流程,令哈佛精英學子們驚歎不已。

陳利介紹,此次被中國駐美大使館收藏的作品《金玉滿鉢》,是以宋代官窯的器形爲藍本,運用稀有匱乏的高白泥,採用醴陵獨特的高溫釉下彩工藝,純手工製作而成。《金玉滿鉢》胎料“白如凝脂,素若積雪”,上繪玉蘭花。玉蘭運用黃金爲着色劑的瑪瑙紅,燒成時容易變化。整個作品折枝滿花,環繞其身,典雅、圓滿、柔和、尊貴,寓意着中國“一帶一路”國策圓滿的進入了金秋收獲季節。她表示,自己歷時半年傾心創作的《金玉滿鉢》,原本只是計劃帶過去進行展示和交流的,沒想到會被中國駐美大使館收藏,以及外國友人的喜愛,這份驕傲應該屬於整個醴陵釉下五彩瓷工藝人。

陳利介紹其作品。

【關於陳利】

陳利1968年出生於陶瓷世家,自幼隨父學藝,18歲進入湖南省陶瓷研究所,至今從藝30年。在父親陳揚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釉下五彩瓷燒製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悉心教育下,傳承了他一生總結的“薄施淡染”技法。同時,她在色料、泥釉配製、繪製技法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使傳承技法不斷完善,其作品嚴謹有度、意態高潔,曾參加第二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第三屆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非遺進清華成果彙報展、第37屆美國羅列藝術節,作品被國內外機構和人士收藏。2018年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爲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個人。

陳利 藝術大事記

1994年,繪製作品《翠玲》橄欖瓶獲第六屆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優秀獎

1998年,繪製作品《涼瓜瓶》被陳列於中南海紫光閣

2006年,繪製作品《虞美人》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8年,繪製作品《山果》參加文化部舉行的“薪火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2009年,繪製作品《春城之戀》參加廣東嶺南會館展出

2010年,繪製作品《翰墨遺香》被中國郵政以郵票收錄

2014年,作品《嬋娟》參加由文化部舉辦“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

2015年,作品《碧玲瓏》在第十屆全國陶瓷評比大賽中獲得銀獎

2015年,作品《萬紫千紅》在“瓷谷”杯第二屆湖南省陶瓷藝術原創作品設計大賽中獲金獎

2016年,作品《萬紫千紅》獲第17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2016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6年,作品《萬紫千紅》參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雙年展”

2016年,作品《萬紫千紅》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7年,《萬紫千紅》等21件作品參加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薄施淡染--陳揚龍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藝傳承展”

2017年,作品《山花爛漫(茶)》、《三友圖》、《嬋娟》、《碧玲瓏》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8年,作品《金玉滿鉢》中國駐美大使館收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