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株洲十八中湯麗峯省級教學比賽紀實

株洲新聞網11月21日訊(通訊員 黃焱琳)伴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頒佈,全新的課程內容呈現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面前,如三維設計與創意、開源硬件項目設計等。新技術,新內容,似乎一切都是新的,都在向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提出挑戰。湖南省教科院組織、婁底市教科院主辦、婁底一中承辦的2018年湖南省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比賽暨觀摩活動,以賽促學,前來參加活動的全省幾百位老師共同研究新課標、新高考改革模式下如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爲今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地打下了基礎。

株洲市第十八中學的湯麗峯代表株洲參賽,經過第一天理論和技能上機考試及說課環節三輪比試,以優異成績在來自全省十四個地州層層推選的二十位優秀選手中脫穎而出進入第二天的展示課環節,憑着對新課標的深度理解,教材內容的巧妙二次加工,學情的精準定位,精彩的課堂呈現最後斬獲省一等獎的殊榮。

湯麗峯老師雖然經歷上半年參加株洲市教師素養大賽,已經對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相關模塊內容瞭然於胸,但面對更高一級的省級賽場,湯老師更加精益求精。尤其是2018年初頒佈的新課標,她反覆閱讀,最終課題選定最能體現學科四大核心素養之一——計算思維的排序算法之選擇排序,從關注頭頂一片藍天之空氣質量數據的排序引入課堂,問題導引學生開展選擇排序思想及步驟理解和應用,爲方便研究,先縮小數據規模,找到五個數據的選擇排序的方法,再從特殊到一般引導學生找到N個數據選擇排序的問題解決方案。整個課堂充分體現新課標理念教學情境生活化、以項目探究方式組織開展教學,學生延着問題求解的路徑,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選擇排序算法的思想及應用,課的最後,以問題“使用選擇排序算法能實現在一個有序數列中插入一個新數據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多種解決途徑,同時也爲學生對下一課時內容插入排序算法內容產生新的嚮往,真正實現帶着問題開始,帶着問題結束,本課例就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湯老師的參賽歷程很好的詮釋了“寶劍峯從磨礪出”。榮譽的背後不僅凝聚着湯老師多年以來潛心教研的積累,還凝聚着十八中信息教研組集體備課反覆打磨乃至比賽現場保駕護航,更凝聚着株洲市教研員謝良軍老師組織學科基地專家團隊三次專程到十八中現場聽課耐心指導精雕細刻。湯老師每天忙完學校的工作,回家安頓好還在吖吖學語的二寶和即將小升初的大女兒,纔有時間來查閱資料準備比賽。湯老師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課堂教學環節再三斟酌,依據專家團隊的意見再仔細推敲細節,纔有最終婁底賽場精彩綻放。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