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看到热搜#不生小孩成了错#的一点延伸牢骚,如引起不适,请光速撤离。

  有人说,世界上分成三种人

  男人、女人和女博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女博士成了世俗人眼中的第三类人」

  我是女博士,世俗眼中的第三类人

  社会给予「女博士」的刻板印象

  让不少想读博的女生深感纠结

  其中有个最大且讨论度最高的问题是

  「读博后会不会分分钟嫁不出去」

  但是

  读博后真的会嫁不出去吗

  非也

  女博士这个Title与能否嫁出去并无关联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讨论的是男女读到博士后,社会上对其不同的评价,大体可以总结为男博士为精英,女博士为“剩女”。

  但我不是很喜欢“剩女”这个词,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个贬义词。那为什么女博士常常会人看作是“剩女”的代名词呢?不如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除自己不想结婚外):

  外貌长相

  不论是否为女博士,外貌长相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都占了很大比例。不少人认为女博士难嫁是对她们的印象还停留在不修边幅,带着厚厚的眼镜,不会化妆比较糙的阶段,事实上现在的90后女博士们真的很少有这样的,大部分人更愿意拾掇自己,也更愿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爱好与热情,读书的气质让她们看起来更加秀外慧中,真正被“剩”的很少。

  随便在网上搜一搜,就能看到很多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博士们。其实一旦进入到整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圈子,外貌长相会显得不那么重要(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重要)。

  颜宁

  刘明侦

  盆友们,这都8102年了,刻板的印象应该扔一扔了,女生大多都是爱美的,稍微拾掇一下样貌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性格情商

  有些女生会选择读博,是觉得自己不擅长与人交流,社会的工作环境和竞争压力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恐怕读博也不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读博也是要与人密切交流的,现在哪还是那个“埋头做学问”的时代?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有情商的比拼,会来事儿的人更懂得如何让自己如鱼得水。

  家庭条件

  近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词很火,在读博这件事上,如果原生家庭很支持,那么说明你与原生家庭的观念是统一的,在婚嫁方面亦如是,但如果原生家庭拖后腿,你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交际圈子

  读了博士后,交际圈会逐渐缩小,如果去海外读博就更小了。但是,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出去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各种交流培训,遇到的人几乎都是同等层次或更高层次的人,你会发现那些谈女博士色变的人根本进不了你的圈子,而你身处于这样一个人均水平普遍偏高的高知识分子环境中,谁知道未来会有怎么样的机遇在等着你呢?

  自恃清高

  有一种人,因为有了学历或样貌或财务等各种条件的加持,对待人/物或多或少出现了“自恃清高”的态度,在男女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将自己摆放在“俯视”他人的角度上,那结果可想而知了。

  总的来说,外貌长相/性格情商/家庭条件/交际圈子/自恃清高,每一点都与“是否能嫁的出去”息息相关,但它与“博士”,与“学历”的高低并不无直接关系,学历能带给你的更多的是附加值是你看待世界,对待自我的态度,是眼界的提升,人脉的拓展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所了解到的很多女生,在读博前就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她们中大部分人性格独立、人格完整,并不需要依靠婚姻来实现自我价值,反而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积极成长,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对于想读博却还在犹豫的女生一点小建议,当然它也同等适用于男生:

  一点建议

  读博

  有两种人合适读博:

  1.现实中几乎无经济压力的人

  2.对科研/学术是真爱的人

  能兼顾两种状态当然是极好的,毕竟做科研就意味着你要长期为了学习而忍受低质量的生活,而如果现阶段经济压力过大,那么读博期间会让你压力放大N倍,但是如果没有经济压力,又正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那简直就是理想的生活状态了。

  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才不会后悔做出的每个决定。

  -END-

  本文来源:学术大爆炸(ID:Research_er)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社科学术圈整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