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爸媽都會發現自己家寶寶在突然受到外界刺激——例如聲響,有人觸碰,或者是突然地強光的時候,會出現雙臂抖動的反應,有的時候還會在這之後哇哇大哭,搞的一家人驚慌不已——孩子究竟是怎麼了?月嫂如何向客戶科普這類知識呢?

別慌,其實這只不過是孩子在嬰兒早期的一種正常的反射罷了,這種反射有自己的學名,叫做“莫羅反射”,不過一般來說,我們都叫它“驚跳反射”。

什麼是新生兒驚跳反射?

驚跳反射是新生兒寶寶的本能之一。驚跳反射的表現是這樣:突如其來的噪聲刺激,或者被猛地放到牀上,新生兒立即把雙臂伸直,張開手指,弓起背,頭向後仰,雙腿挺直。

寶寶一生下來就已經具備各種感覺,但這些感覺還很初級,隨着大腦機能的發展,在豐富的環境刺激影響下,各種感覺便迅速發展起來。這些先天就有的能力,如果不及時加以練習,幾個月後就會自然消失,如果及時訓練,就可以將這種先天的反射變成後天的本領。

寶寶驚跳什麼時候消失?

驚跳反射屬於新生兒期的暫時性反射。正常情況下,反射在出生後3-4個月時自然消失。如果超過6個月還有,就要注意可能有神經病變的發生。

如何安撫?

1、寶寶一受到驚嚇,應該多拍拍他,摸摸他,小孩需要時時示以親暱。媽媽應該要和他多作肢體交流,讓他知道你是在保護它,輕輕地拍他,以你的身體爲軸左右搖晃他。

2、寶寶一受到驚嚇,應該多用它的語言跟他交流,雖然他還聽不懂。可以跟寶寶說說話,比如說,寶寶不要怕,我在這裏什麼的。

3、新生嬰兒有肌膚之渴,喜歡被人撫摩,大人可以隔着衣服給寶寶做嬰兒按摩操,增強寶寶的安全感。寶寶一受到驚嚇,媽媽立刻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寶寶,同時進行肌膚的觸摸,如用手順着寶寶頭髮輕撫或者輕拍背部。親人的聲音和肢體接觸能很快讓寶寶得到安全感,最大程度地起到安撫作用。

4、換一個奇怪的姿勢抱寶寶。如讓寶寶臉朝下趴在你的手臂上,用你的手掌托起他的臉;也可以左手輕輕地晃盪,右手輕輕撫摸寶寶的背。視野掉了個頭,寶寶會感覺奇怪,就忘了剛纔受驚的事情了。

5、寶寶如果缺鈣也會導致易驚,這種情形下就必須根據微量元素測試,科學合理地補鈣。

6、如果寶寶睡覺易驚,可以在寶寶入睡前放一點舒緩的音樂,寶寶睡熟後注意不要讓他的小手壓到胸口,寶寶驚覺時,輕輕握住他的小手,或者拍拍他的後背,給他安慰,他會很快入睡的。

注意:六個月以上的寶寶若仍有明顯的驚跳反射,可能是大腦的神經系統有問題。

驚嚇反射若非左右對稱,如一隻手臂沒有反應,可能是那隻手有問題,寶寶最常見的爲“臂神經叢受傷”,或是鎖骨骨折。

驚跳反射爲暫時性的,約數秒鐘即會消失,若有持續的全身震顫不止,則非正常現象。

驚跳反射雖然是本能性的動作,但是嚴重的話,就必須要及時的治療,否則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