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爲後天之本,主要是不健康生活飲食方式所導致,小兒脾胃虛寒、脾胃虛弱會導致一系列的後果,最主要的是影響發育或者從小就有各種慢性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當寶寶出現以下症狀,寶媽可要留意啦。

脾虛十大症狀

症狀一:睡眠不沉,半夜容易哭、容易驚嚇。

症狀二:胃口不好,飯量很小,挑食不愛喫主食。

症狀三:腸道動力減慢、大便不通、初頭乾硬、後便爛,也就是寒性便祕。

症狀四:白天愛出虛汗、稍一動就汗出淋漓。

症狀五:精神差,缺乏靈氣(兒童獨有)動整張臉都偏青青白白的蒼白之色(少神)。

症狀六:面色黃或青灰,兩眼之間有一條隱約的青筋。

症狀七:眼、嘴、人中、鼻子周圍,印堂等位置有隱約的青光泛出(跟臉頰的紅潤相比)。

症狀八:身體瘦弱、喫不長肉、不長個,或者虛胖、胖而無力。

症狀九:容易發睏,上課睡覺,容易累、不愛運動(兒童陽氣足喜動爲佳)。

症狀十:體弱容易感冒、兒童慢性病如慢性咳嗽、過敏性鼻炎等。

日常如何調理?

1合理飲食

每頓不要進食過飽,避免進食油炸油膩的食物。進食食物應軟爛,以容易消化爲宜,進食的時候還要注意細嚼慢嚥,食物只有在口腔被充分的研磨嚼碎後,纔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

2避免進食生冷堅硬食物

小孩出現脾胃虛弱,要注意飲食當中避免進食生冷堅硬的食物。多喫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比如可用紅棗與小米熬製成粥讓寶寶食用,有很好的調理脾胃的作用。

3推拿按摩調理脾胃

A、捏脊。家長讓小兒趴在牀上面,然後沿着小兒的脊椎兩旁大概二指距離,用雙手的拇指、食指以及中指,從骶尾部開始起,將皮膚輕輕的捏起,沿着脊柱向前捏拿,一直到頸部的大椎穴,若是自己掌握不好的,可以在推拿師的指導下進行。

B、按摩足三里。足三里位於膝眼下三橫指處,採用順時針的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促進小兒消化吸收,有利於改善小兒面黃肌瘦。

4食療調理脾胃

A、紅棗小米粥。小米有很好的養胃作用,用紅棗6個,小米適量,先將小米清洗乾淨後放鍋進行小火炒至微黃,加水和紅棗,然後用大火燒開後,再調至小火熬製食用。

B、蓮子山藥粥。取蓮子30克,山藥80克,粳米50克。將蓮子去皮及心,加山藥、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適用於消瘦、食慾不振的脾胃虛弱小兒。

山藥是具有健脾益胃的一種食物,而且也具有藥用價值。蓮子也具有補脾益胃的作用。將山藥、蓮子、大米洗淨後,加清水,開火煮熟即可,最後再放入少量的冰糖即可食用。

5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

小孩出現脾胃虛弱的時候,還要注意腹部進行保暖,夜間小孩睡覺的時候要注意避免蹬被子,小肚肚一定要注意保暖,隨季節變化適時的增減衣被,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6正確補充營養素

健康嬰兒的腸粘膜細胞每6天會更新一次,因爲嬰幼兒消化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腸道益生菌數量不足,還有一些維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都會影響消化道的酸鹼度,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影響消化系統的抵抗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