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寶寶出生,寶媽恨不得24小時寶寶不哭,寶寶一哭不管三七二十一,第一反應立即將寶寶抱起,用盡各種辦法止哭,心疼地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寶寶哭未必就不好,相反的寶寶哭可以促進肺部活力,幫助肺部發育,哭也是一項運動,尤其是對於還不會坐、爬的寶寶來說,哭就是寶寶的主要運動之一了。

但寶寶的哭聲是有區別的,不能一概而論,每種哭聲代表寶寶的不同需求,細心的寶媽能夠根據寶寶不同的哭聲來辨別寶寶的不同需求,並給出對策,找到最合適的照顧方法!

這幾種“娃哭”,家長一定要知道!

1

寶寶睡覺前哭

很多寶寶睡前都會哭一哭,其聲音不大且有規律,稍微大一點的寶寶還有揉眼睛、揉鼻子的動作,哭哭停停。不少有經驗的寶媽就會察覺,寶寶的這一系列動作是想睡覺了。

這時候我們需要堅持一下寶寶紙尿褲是否是乾爽狀態,然後將寶寶放置在牀上,輕輕拍拍寶寶的後背,再讓寶寶聽着你哼的歌兒,安靜入睡吧!

2

寶寶尿溼或便便哭

有時候你會發現寶寶突然就哭了,或者睡得好好的,突然就大哭起來。這時候第一件事就要檢查一下寶是否尿溼了或者便便了,如果有及時處理,寶寶就會安靜不哭了。

3

寶寶餓了哭

寶寶如果餓了哭聲會平緩且有節奏,你仔細注意觀察會發現寶寶兩個眼睛到處看,彷彿在尋找食物,還在喫母乳的寶寶可以將手指放到嘴邊,寶寶餓了就一定會有明顯的覓食反應。

已經開始喫輔食的寶寶,你可以將寶寶喜歡的食物放到嘴邊,寶寶會大口吃、囫圇吞棗、喫食物的速度快,就說明寶寶已經非常餓了。

4

寶寶身體不舒服哭

如果寶寶感覺身體不適,會表現出眉頭緊皺、四肢扭動且看起來特別煩躁,哭聲很急,這時候可以看看寶寶紙尿褲情況,完後若是寶寶還是哭,再試着哄一鬨。

如果還不見效,考慮寶寶可能出現了腸絞痛,發作時寶寶會因爲疼痛而長時間哭泣。

醫學研究發現有百分之二十的寶寶出生後2~4周時出現過腸絞痛,這種腹痛屬於功能性的,寶寶長大些自然就會好,若家長不放心,也可以帶寶寶請醫生看看。

推薦文章:“撫觸排氣操”“撫觸歌”雙管齊下,排氣又安撫,寶貝秒變媽媽的小乖乖!

5

寶寶感覺寒冷哭

寶寶感覺寒冷哭聲會比較小,注意觀察皮膚,可見皮膚髮紫,寶寶還會自主蜷縮且動作減小,此時可以將寶寶抱在懷中然後給寶寶加衣服等。

6

寶寶感覺熱哭

寶寶感覺熱哭聲響亮、有力且皮膚微紅,頭、面部有汗珠,四肢活動力度大,體溫高於正常,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輕度發熱。這種情況應檢查一下寶寶的衣服是否穿多了或者被子是否蓋多了。

7

給寶寶餵奶或者食物哭

給寶寶餵奶或者食物哭,通常會喫幾口然後哭幾聲,如此反反覆覆,這種情況首先應考慮寶寶是否有鼻塞情況。

其次是喫母乳的寶寶應考慮是不是母乳過多,寶寶一時無法及時吞嚥,寶媽可以用手指輕輕捏住乳房,儘可能使乳汁流得速度減慢些。

如果是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檢查一下,是不是奶嘴太大或太小,奶嘴太大寶寶容易嗆奶,奶嘴太小寶寶吸吮費力,無論奶嘴是大了還是小了,都應該重新購買一個合適的奶嘴。

8

寶寶想要抱抱哭

寶寶想要抱抱哭聲會斷斷續續且四處張望,大一點的寶寶還會張開雙手錶示想要寶寶的慾望。這時候你可以將寶寶抱起來貼近你的心臟,讓寶寶聽聽你的心跳聲對穩定寶寶的情緒有很大的幫助。

寶寶的各種哭都代表着寶寶不同的需求,家長只有讀懂才能從容面對,不會驚慌失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