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易沸點工作室《談心社》欄目(公衆號:txs163)出品,每天更新。

  奧黛麗·赫本有一句名言:不塗口紅的女人沒有未來。

  對許多女孩而言,口紅正是她們人生中的第一件化妝品。

  有人說:

  當女孩拿起屬於自己的第一支口紅時,意味着,她正在推開通往成熟的大門。

  那麼,口紅究竟是如何成爲女孩生活必需品的?

  1

  是口紅情結

  是高性價比之選

  1940年代,香港,一個戰火紛飛的多事之秋。

  在香港大學讀書的張愛玲,挽着同學,走在街頭,期盼尋到一支心儀的口紅。

  亂世風煙,一個女學生似乎什麼也做不了,但塗上一抹口紅,就足以勾起一份對生活的熱情。

  她曾在散文中寫道:

  “生平第一次賺錢,是在中學時代,畫了一張漫畫投到英文《大美晚報》上,報館裏給了我五塊錢,我立刻去買了一支小號的脣膏。”

  後來,張愛玲在美國病逝,身旁的東西不多。

  最顯眼的只三樣:手稿、假髮和口紅。

  “寫作是安慰內心,假髮是抵抗歲月,口紅則是展現給世界的一抹亮色——出門走走,好歹對得起路人觀衆。”

  如今,像張愛玲一樣有口紅情節的女孩,越來越多。

  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2017年該網站的口紅銷售額爲65.6億元,同比增長53%,銷量穩居各類美妝產品榜首。

  據統計,有300萬女性消費者,在一年內,購買的口紅超過5支。

  從年齡分佈來看,口紅“老少皆宜”。

  約60%的消費人羣是“90後”,2%的消費者年齡在50歲以上。

  95後中,有將近一半的女孩每天塗口紅,其中超過20%擁有5支以上口紅。

  大多數女孩,擁有的第一件化妝品,可能就是口紅。

  社長有個朋友,小張。

  她說,剛上大學那會兒,沒什麼錢,一想到某些品牌門店裏櫃姐上下打量的眼神,就不太願意登門。

  但她喜歡逛口紅專櫃,那裏沒太多壓迫感。

  她可以和閨蜜一起瘋狂試色,想試試效果就在手背上輕輕一碰。

  離店後,脣上的口紅,捨不得卸,常常會保留一整天。

  相較其他化妝品,口紅的使用無門檻。

  稍微一抹,就可以提升氣色,帶來顯著“打理過自己”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奢侈品的包包不是人人都可以任性買買買,但兩三百塊一隻的大牌口紅則不那麼難擁有。

  雖沒有研究證明,擁有口紅的愉悅程度與數量成正比。

  但身邊無數案例表明,在不斷試色時,心情會莫名變好。

  化妝是女性間亙古不變的話題。

  口紅又是化妝品中差異較小的。

  談論起口紅時,每個女孩或許都能從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

  口紅的高性價,讓女孩們似乎沒理由不喜歡它。

  2

  走紅不是偶然

  商業祕密不止在影視劇

  口紅界流傳着一個定律:

  每火一部韓劇,就會火一個口紅色號。

  《來自星星的你》帶火了“千頌伊色”;

  《太陽的後裔》帶火了“宋慧喬色”。

  還記得宋仲基的那句臺詞嗎?

  “既然毀了兩輛車,再毀一個口紅吧。”

  影視工業製造的浪漫傳奇,在現實中未必可得。

  但女主驚鴻一瞥的脣色,卻觸手可及。

  一隻同款口紅,讓女孩們和美麗的女主建立了某種聯繫。

  相似的脣色,讓她們對劇中浪漫情節的想象更具實感。

  除了影視劇的帶貨能力,商業廣告營銷也是助推口紅持續熱銷的主要力量。

  前些年,興起過一個概念——“她經濟”。

  現代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轉變,讓越來越多的商家,將目光瞄向了她們的錢包。

  通過迎合這類女性的消費心理,商家對產品進行宣傳營銷。

  最常見的是,運用“男神”代言,或將產品和“女神”的名號捆綁起來。

  口紅在歷史上的一次爆紅,就是商家成功利用了“她經濟”的理念。

  1996年,日本某品牌口紅啓用當紅男星木村拓哉代言,吸引了幾乎全日本女性的注目。

  脫銷,脫銷,再脫銷。

  那款口紅銷量火爆到這種程度。

  男星代言,給口紅帶來了更多的曖昧空間。

  後來的例子一再證明,男星代言是強勢口紅種草機。

  除了男明星,還有無數雙手,推着女孩們走進口紅的大坑。

  一份關於“購買口紅的理由”的調查顯示:

  “被美妝博主強力安利”的理由,排名第四。

  美妝博主教給女孩們,各種塗口紅的小技巧:

  白衣配西柚紅,小黑裙一定要大紅脣來搭。

  一千種約會,就有一千種搭配。

  但每一次露面,都離不開一支口紅。

  毫無疑問,社交媒體激發女孩對口紅的狂熱時,也順帶着將她們的男友裹進了這個大坑裏。

  3

  戀愛中的

  祕密武器

  很多鋼鐵直男,把女生對口紅的熱愛視爲玄學命題,深感困惑。

  其實,迷戀口紅遠不止美那麼簡單。

  它是有科學依據的。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紅色性效應”,指動物身體上紅色的鮮豔程度,影響着它對異性的吸引。

  這意味着,口紅可以有效增加對戀愛對象的吸引力。

  如今,口紅已然成爲戀愛的投名狀、感情的試金石、檢驗真心的重要標準。

  讓男友送口紅,是許多女孩感受被愛的方式。

  希臘神話中,赫拉克勒斯完成了凡人不可能完成的十二大功之後,才娶到青春女神赫柏。

  《格林童話》裏,王子從高塔縱身一躍,失去雙眼,在森林裏流浪多年,歷經苦難才得以和心愛的長髮公主相聚。

  無數童話故事證明,要和女神在一起不是那麼容易的。

  總得接受點考驗纔行。

  身處現代社會,總不能讓男朋友像神話中的男主一樣去斬除九頭蛇、活捉山野豬或摘取金蘋果吧?

  金邊黑管的口紅於是取代金蘋果,成爲考驗真心的試金石。

  “沒有什麼是一隻口紅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隻。”

  這年頭,在婚戀中,認得出口紅色號,似乎已成爲男生的加分項。

  對於口紅,男生了解得越少,女生越要考驗。

  倘若直男們願意爲女生花費時間和精力,完成從口紅小白到口紅大神的華麗轉身。

  這份付出,無疑會讓一些女孩更加確信自己正在被愛。

  畢竟,讓直男學會辨認口紅,難度大概不低於做大學高數。

2017年4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中國美院雕塑系的一位95後男生爲了給喜歡的女生一個驚喜,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把口紅雕刻成了獨一無二的貓咪限量版 / 視覺中國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費時代》裏提出:

  自1975年到21世紀初,人們對消費的熱情,不只是爲了滿足理性需求。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人們越來越重視滿足感性需求。

  消費口紅,正是感性需求的一種釋放。

  當然,男生給女生買口紅,也是一種展現財富實力的方法。

  在送出口紅的電光火石間,好感度無疑會飆升。

  4

  從被禁忌的美

  到生活必需品

  女孩們能自由地塗口紅,其實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據西方學界研究,人類的第一支口紅,誕生於蘇美爾人之手。

  距離今天,已有五千多年。

  最早的口紅狂熱愛好者,要數“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七世。

  在古埃及,紅色是王室身份的象徵。

  到了封閉保守的中世紀,教會認爲口紅能夠誘惑男性,控制他們的心智。

  他們將口紅看作是一種巫術,直接給禁了。

  這一禁就是數百年。

  直到20世紀初,因性感而成爲禁忌的口紅,才徹底得到解放。

  1912年,美國婦女爲爭取選舉權,舉行了一場大遊行。

  遊行中,口紅被當做了運動參與者的標誌,因此成爲女性解放運動的一個象徵。

  二戰時,前線作戰的女兵們依舊喜歡塗口紅,男兵們對此則熱烈歡迎。

  口紅成爲提高軍隊戰鬥力的一個極好方法。

  當時,有一句很流行的廣告語:“口紅,讓我們知道爲何而戰。”

  口紅呈現的不僅是豔麗的容顏,更是女性們勇敢的面孔。

  八十年代後,口紅變成了女性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通的化妝品,成爲當代人審美品位的鏡子。

  但如今,口紅依然能引發很多爭議。

  對口紅的過度癡迷,會讓人懷疑女孩們是否已深陷消費主義的陷阱;

  在朋友圈求口紅或是秀口紅,也面臨被指爲“口紅婊”的風險。

  但不管是男朋友進貢的,表忠心口紅;

  還是女孩們靠本事賺錢,給自己買的口紅;

  無論如何,口紅總是一件讓人感到幸福的事物。

  生活不易,在疲憊日子裏,能有一支口紅讓自己或女朋友開心,又有什麼不好呢?

  參考文獻:

  [1] 張愛玲.流言.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2.

  [2] 口紅裏的消費風暴. 天風證券宏觀團隊調研報告. 2018.

  [3] 2017中國美妝個護消費趨勢報告.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2018.

  [4](日)三浦展著. 馬奈譯. 第四消費時代. 北京:東方出版社. 2014.

  [5] Hutcheson, Barbara. Lipstick Proviso Women, Sex and Power in the Real World. Women's Rights Law Reporter 122.10 (1997):122-124.

  [6] Fresh lipstick: Redressing fashion and feminism via

  https://www.publishersweekly.com/978-1-4039-6686-5

  [7] We're All Obsessed With Lipstick, Science Confirms via

  https://www.hercampus.com/beauty/were-all-obsessed-lipstick-science-confirms

  [8] The Lipstick Effect: How Boom or Bust Effects Beauty via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slightly-blighty/201510/the-lipstick-effect-how-boom-or-bust-effects-beauty

  [9] The History Of Red Lipstick, From Ancient Egypt To Taylor Swift & Everything In Between via?https://www.bustle.com/articles/190243-the-history-of-red-lipstick-from-ancient-egypt-to-taylor-swift-everything-in-between

  談心社,這是20多歲年輕人談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談心社”關注我們,傾訴你的故事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