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如皋外城河邊的一處“智慧生態衛生間”,正在免費對外開放。南通發佈記者今天(20日)獲悉,這是南通地區首座多功能“智慧生態”公廁。

公廁外觀 邱宇 攝

這座人氣超高的公廁位於如皋市文昌路上,周圍環境古色古香,風景秀麗,佔地面積約70平方米,包含男廁小便池3個、蹲位2個、無障礙坐位1個,女廁蹲位3個、無障礙坐位1個,第三衛生間、便民服務空間、設備管理間各一間。據瞭解,它是目前南通地區首家通過微信支付和免密支付完成無人值守購買體驗的便民服務站,內部商品主要有衛生用品、急救用品、生活用品、應急用品等。線下微信支付,使購物體驗更高效,節省了用戶時間和人工成本。

近年來,如皋大力推進“廁所革命”,讓公廁從解困型向舒適型、智能型、生態型提升。在對市區和旅遊景區公廁“提檔升級”中,除配備免費WiFi、無人售貨超市、書報閱覽等綜合服務設施設備外,還會根據公廁的區位和環境在第三衛生間設置兒童馬桶、殘疾人馬桶、沖洗器具等設備,爲特殊人羣提供服務。

爲突出生態環保理念,今年,又對部分廁所採用了微生物降解技術,可就地將糞污中有機物降解,無需修建化糞池,無需連接城市管網、無需清糞車清運,效率國內領先。同時,採用水泡混合衝廁技術,達到節水、節能效果,讓市民和遊客不但享有乾淨、整潔的如廁環境,還成爲市民休閒的“驛站”。

新聞鏈接

NO.1 關於智慧生態衛生間,市民最爲關心的如廁環境如何?

NO.2 智慧生態衛生間,究竟“智慧”在哪?

無人值守的便民服務空間

此外,據瞭解,市民在如廁完無需沖水,它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神仙操作將排泄物轉化物爲有機肥料,公廁內的固液分離器將排泄物從源頭上進行分離、分別處理。污物處理原理(如下圖)——

原理解析:

部分進入裝有微生物及載體的攪拌發酵槽,攪拌發酵後有機物質分解成可溶性養分和腐殖質排出,排出物經過一定時間充分發酵後即成爲優質有機肥料,做到資源化利用。

而另一部分則經管路送入投放有除臭菌、分解菌等多種微生物菌種的曝氣槽,曝氣槽內設置有利於微生物附着的生物纖維菌牀,微生物對其中殘留的蛋白質、氨氮進行分解,除去異味,經處理過後進入蒸發槽,對水份自然蒸發,未經蒸發的處理液可作爲優質液體農家肥,得到資源化利用。

來源:南通發佈 記者 李彤 通訊員 邱宇 吳樹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