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本作爲招牌的舒適性被削弱,新增的駕駛特性並沒有帶來日產想要營造出的那種運動性,在小編看來,這不是一次成功的改款,頂多只能算是天籟想要逐漸轉型的一個過渡罷了。外觀造型基本都是無慾無求,內飾主打居家氛圍,座椅是典型的大沙發風格,動力系統全都是自吸+CVT的組合,雖然沒什麼讓人亢奮的點,但是居家過日子的話還是很對胃口的,這種針對我們國內消費者喜歡的討巧風格,也讓東風日產連續多年實現過百萬的年銷量。

平順線性的V6自吸發動機,厚重而優雅的車身線條,寬大柔軟的沙發座椅。通過這些描述相信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產天籟。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我們常說的日系三劍客——雅閣、天籟、凱美瑞,這三款車在當時的性格差異其實很明顯:雅閣偏運動一些,天籟追求徹底的舒適,凱美瑞就是中庸的穩妥形象。這種差異化的定位,不管是約定還是默契,對消費者來說不是壞事,至少在選車的時候不會迷茫了,按照自己需求對號入座即可。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不過最近這兩年,天籟的市場表現逐漸被雅閣和凱美瑞拉開了距離。尤其是在八代凱美瑞和十代雅閣推出後,產品力大增,搶過了日系中型車的全部焦點。就在大家幾乎都要將天籟忘掉的時候,東風日產終於決定翻盤——新一代天籟的出場方式很帶感,一上來就亮出了肌肉:0-100km/h加速時間只要6秒出頭!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有一點不得不承認,日產的運動功底還是不錯的,看看戰神GT-R的狂暴加速,Z系列跑車的性感身姿,還有Nismo品牌的大膽改裝,在很多時候,日產是可以和性能、運動劃等號的。不過這種評價只針對高端車型領域,在被人們視爲"柴米油鹽"的家用車領域,日產的作風就變成了舒適、居家、省油這些。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外觀造型基本都是無慾無求,內飾主打居家氛圍,座椅是典型的大沙發風格,動力系統全都是自吸+CVT的組合,雖然沒什麼讓人亢奮的點,但是居家過日子的話還是很對胃口的,這種針對我們國內消費者喜歡的討巧風格,也讓東風日產連續多年實現過百萬的年銷量。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不知道是受了行業氛圍的感染,還是消費趨勢的帶動,日產在2015年發佈了"YOUNG NISSAN"戰略。顧名思義,日產想要親近年輕人。這一點無可厚非,只是東風日產後續在產品層面上的做法有些過於理想化了。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其實,第三代天籟已經開始展現出年輕化和運動化的苗頭,在經歷了中期改款之後,這種苗頭上顯然被澆了把油。再就是後排座椅的填充物沒有了此前柔軟到底的感覺,就是那種"沙發感",反而是爲了強調對身體的支撐性,而把座椅質地變硬了一些。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底盤也不再是徹頭徹尾的軟,後懸掛加上了梯形控制臂,總體變成了略帶硬朗的風格,在車內能感覺到的細碎顛簸變多了。

原本作爲招牌的舒適性被削弱,新增的駕駛特性並沒有帶來日產想要營造出的那種運動性,在小編看來,這不是一次成功的改款,頂多只能算是天籟想要逐漸轉型的一個過渡罷了。

或者說,這些改變,是爲了給新一代天籟做做鋪墊。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而一直標榜"技術日產"眼看地位不保,日產放了大招,對新一代天籟做了全副武裝。這就是2.0T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和英菲尼迪QX50是同款。這臺發動機名號夠響——全世界第一款可變壓縮比的發動機。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關於這臺發動機的具體技術我們先不展開說,你只需要知道它的壓縮比能夠在8:1到14:1之間進行無級調節,目的很簡單,就是爲了讓發動機的燃燒效率實現儘可能的最大化。

真正讓新天籟亮眼的不只是這臺發動機,而是它的百公里加速成績,有國內媒體實測出了6.42秒,這成績在同級中基本就是傲視羣雄了,比主流的2.0T車型快了接近1秒,比現款天籟2.5L車型快了接近2秒半。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那新一代天籟就是輛主打運動和操控的中型轎車了?並非如此。它的確夠快,但是在其他方面卻沒有和這副動力相匹配的運動特性。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例如無精打采的CVT,轉向也沒有符合心意的犀利感,底盤依然是偏向舒適的軟。開着新一代天籟,除了動力,很難找到其他帶來刺激的地方。而最走量的主打車型還是2.0L車型,動力可想而知,基本和運動、操控沒有半毛錢關係。

迎合趨勢卻丟失本性?從這幾點看全新天籟購買價值並不高?

但問題是,新天籟的內外設計卻是十分運動化、年輕化,內飾也不再沉悶。到頭來,主銷車型只搭載個2.0L動力,難免會給人一種表裏不一的感覺。

白希文總結:

其實日產的本意是,將天籟原有的舒適性基礎上增加運動、年輕化的基因,以此來迎合日益年輕化的趨勢。但對於舒適性和運動性的拿捏,很容易就造成"兩不沾"的結果。既不能討好家用需求的消費者,又吸引不到想要操控和駕駛樂趣的買家。之前是提起運動和操控,誰都不會想起天籟,以後提起舒適"移動大沙發",如果也想不起天籟的話,這是不是就十分尷尬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