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絡負面只靠堵可不行 郭春開:變堵爲疏要從青少年安全教育入手

未來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楊波 謝深森)“加強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這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內容。”11月16日,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祕書長郭春開在中國青少年網絡信息安全高峯論壇上表示。

當今已進入信息時代,互聯網已經正確青少年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溝通和娛樂休閒的重要的方式和途徑,但是也應當看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具有很強的誘惑力和影響力,尤其是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

2018年11月16日,中國青少年網絡信息安全高峯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圖爲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祕書長郭春開做主題演講(未來網記者 謝深森 攝)

作爲一代老教育工作者,郭春開對此有很深的體會,她表示,“移動網絡和信息技術在青少年中廣泛的普及和使用,不可避免的會給孩子們成長當中帶來諸多的負面影響。”

在現今的互聯網環境下,網絡空間已成爲億萬民衆共同的家園,更是青少年成長的沃土,如何將這方沃土培育好?

郭春開認爲,讓青少年瞭解信息安全,培養他們綠色上網、文明用網的良好的習慣,避免孩子們誤入歧途,樹立正確健康的網絡安全使用觀念,應該說是我們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更是我們教育工作者重要的責任。

如何更好地發揮教育作用,助力青少年健康安全使用互聯網?

對此,郭春開提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我們應該遵循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的特點,以及青少年成長的規律,對他們進行網絡法治教育、網絡道德教育、網絡安全意識教育、變堵爲疏,切實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健康的網絡使用習慣,幫助他們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正確識別對待網絡娛樂資源,讓互聯網助力孩子們成長成才,成爲實現報效祖國夢想有力的翅膀。”

其次,除了通過教育手段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健康的網絡安全使用觀念外,郭春開還提到,還需要幫助青少年養成良好的互聯網使用習慣,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正確對待網絡娛樂資源。

“勞逸結合、寓教於樂是健康的學習方式,能爲後續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幫助。”郭春開認爲,而過度沉溺於網絡,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會影響正常的生活與學習。

最後,郭春開也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爲青少年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幫助青少年養成正確的互聯網使用習慣,讓互聯網真正成爲青少年學習和生活的好幫手。

據瞭解,2010年,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倡導下,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在民政部正式登記註冊,成爲了一個面向青少年教育屬性的一個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這些年來,在教育信息化帶動推動教育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之下,基金會打造出了像留守幫扶行動、圓夢行動、紅燭行動、育德行動等方面的平臺,開展了留守兒童教育救助等近百個公益項目及活動,受益地區遍佈全國31個省、區、市,讓教育信息化惠及到了更多的兒童學習之中,而這些成果則離不開社會各界共同的努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