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體驗無縫連接的法國航空救援。

作者丨張盛

來源丨醫生站

前情提要

在通過浙江省衛計委國際交流項目的層層選拔考試後,懷着對浪漫之都的無限憧憬及法國發達急救醫療體系的嚮往,我踏上了人生的新徵程——法國格勒諾布爾教學醫院訪問之旅。

直升機空中救援在國內起步晚,所以本次進修我也特地要求安排空中急救項目。根據醫院的安排,我與運送物資的SMUR司機一起來到了一個位於郊外的民用機場。

在法國郊外民用機場閒聊的午後......

突發!飛往40公里開外的半山腰上接一位疑似腦卒中的患者

我們在閒聊中互相交流了彼此國家各種醫療制度的優劣,一個上午就這樣靜悄悄的過去了……本以爲今天沒有起飛任務(有1次是搜救任務沒有安排我跟去),突然在12:00左右接到電話,我們要飛往40公里開外的半山腰上接一位疑似腦卒中的患者!

喜出望外的我顧不上上廁所直奔機艙,以最快的速度坐好,按指導繫好安全帶、戴好耳機等待起飛!一起過去的還有1名工程師,他主要負責儀器表的維護,當然還包括1名醫生和1名男護。

隨着螺旋槳的轟鳴聲直升機垂直起飛,在空中打了一圈後往北邊的山脈飛去。

本以爲低空飛行會四平八穩,沒想到在空中飛行的時候還是遇到氣流衝擊,整個飛機晃動得跟坐船時遇到海浪一樣顛簸,還好擔架和設備都上了保險扣,看到坐在旁邊的男護緊閉雙目把腿翹到擔架上,我表面上儘量裝作處亂不驚的樣子其實內心已經開始翻江倒海......

時間就是大腦!轉運到醫院只用了25分鐘左右

大概飛了20分鐘左右我們降落到了山上的一處停機坪上,消防救護車已經在鐵絲網圍起的門外等候,還是一樣的套餐:8名救援人員,1名患者,還是一樣的服務,只是這次情況不同,患者已經出現明顯偏癱失語的症狀,需要送到就近的高級卒中中心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直升機停在半山腰的草坪上,目測面積有半個足球場大小。

時間就是大腦!這句話用在這裏再合適不過了。從交接後將病人轉移至機艙內再到我進修的醫院只用了25分鐘左右的時間,而如果用救護車轉運預計時間爲2小時左右!這時才充分體現了空中救援的價值,在停靠醫院後馬上有醫護人員前來迎接,然後直達卒中單元!天衣無縫般的接力。

直升機停在半山腰的草坪上,目測面積有半個足球場大小。

時間就是大腦!這句話用在這裏再合適不過了。從交接後將病人轉移至機艙內再到我進修的醫院只用了25分鐘左右的時間,而如果用救護車轉運預計時間爲2小時左右!這時才充分體現了空中救援的價值,在停靠醫院後馬上有醫護人員前來迎接,然後直達卒中單元!天衣無縫般的接力。

目前在國內,利用直升機進行空中救援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隨着各家醫院新院區的投入,直升機停機坪正被越來越多的醫院選作標配之一,同時各地區間的“空中救援聯盟”也像雨後春筍般地不斷湧出。

但由於起步晚,專業應急救援技能訓練的經驗和專業救援設施裝備非常欠缺,不完全具備複雜災情的救援條件。本次法國空中急救項目的親身體驗,獲益匪淺。

原來直升機醫療服務和直升機搜索救援是兩項不同的任務,分別被稱爲:

○ 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緊急醫療服務)

○ SAR(Search And Rescue,搜索救援)

歐直EC145直升機是由歐洲直升機公司製造的一種輕型雙引擎多用途直升機,主要用來搜救、緊急醫療服務等。

EMS的主要任務包括到現場急救、從現場將患者傷員運送到醫院、患者在醫院之間的轉運,以及運送移植的器官、血液、藥物或醫療器材等。其中投放醫護力量到現場、從現場將傷患送至醫院屬於院前急救;而將重傷患從一個不具備條件的醫院送至條件更好醫院則屬於院間轉運。

當班的飛行員Michael是一名退役的士兵,曾在部隊裏開過各式各樣的飛機,擁有上千小時的飛行經驗,是個經歷過大風大浪的男子漢。一輪寒暄之後他帶着我繞着一臺歐直EC145直升機饒有興致地講解起來,並教會我如何開門、上直升機後先往裏面座位坐、戴上機內成員使用的特殊耳機等,還告訴我如何在打不開機門的情況下逃生。

急救直升機內部:工程師坐在左邊駕駛座,飛行員坐在右邊駕駛座,剩下還有3個座位分別留給醫生、護士和1名其他人員,有病人時擔架上的所有設備會轉移到機尾。

當我向他提起我們國內昂貴的空中救援(浙江省飛一次¥10,000/小時,還要算來回的費用)時,Michael表示非常理解。

他告訴我說,在法國每次出動這種直升機都要向政府醫保部門討要70歐元/分鐘(摺合人民幣約33,600/小時)的救援費,同時還有日常保養、機油、機上人員費用等。政府部門已經爲這些昂貴的費用買單表示不堪重負,在對外宣稱擁有引以爲豪的空中救援服務的同時,每個月也會要求機場負責人前去說明部分救援費用支出的原因(有點類似國內醫保查賬)。

講到最後Michael也認爲有些不合理的患者需求確實不該政府買單,他也爲將來這樣的免費空中急救服務能持續多久而表示擔憂。

在國外,許多國家的民間直升機產業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爲救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是一些通用航空事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航空大國和經濟強國如美國、德國、瑞士等,其民間直升機救援力量還多次參與國際性的生命救援。

還記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政府出動了百餘架軍民直升機(其中就包括美國的“黑鷹”直升機)完成了許多搜救任務,在那之後國內對直升機救援體系建設的呼聲開始空前高漲。但願我國能早日把費用問題解決,讓更多的患者享受這種方便快捷的空中服務!

小編叨叨叨

《法國格勒諾布爾教學醫院訪問之旅》每週三 19:00 首發於醫生站APP

作者張盛老師在醫生站坐等你們來撩

想要了解更多請下載醫生站APP

- 完 -

如何下載醫生站?

按住圖中二維碼3秒鐘,識別二維碼後,按提示步驟下載並安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