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美國站,萊科寧的奪冠點燃了幾乎所有車迷的記憶。凌晨結束的比賽,早上馬上佔據了微博頭條,彷彿讓所有人瞬間找到了共同的話題和記憶。時隔五年,芬蘭冰人再次站上了最高領獎臺。在如今有點混亂的賽車圈子裏,在這個人脈和錢話事的地方,萊科寧這股清流即將絕跡。

原本美國站的主角應該是奔馳車隊車手漢密爾頓,他只需要在這場比賽中比積分榜第二名維特爾多拿8分,就能提前三站拿下今年的F1車手總冠軍。不過萊科寧比賽發車時在第一個彎就把漢密爾頓扒了上升到第一,註定着聚光燈就此鎖定在他身上,畢竟萊科寧距離上一個分站冠軍已經有2044天了。而且,上一次奪冠的時候,他身穿的還是路特斯車隊(現在的雷諾)的賽車服。

五年多快六年的時光,想想你手上的手機已經從iPhone 4S變成了iPhone XS,就知道時間是這麼的不等人。

職業生涯

當我們討論基米·萊科寧(Kimi Raikkonen)的時候,要記得我們是在討論一位在1979年出生的70後。要知道,90後都快奔三了,39歲的老將還能站在競技體育的最高水準,數數看還有誰?

1979年,萊科寧出生在芬蘭艾斯堡,嚴寒的天氣讓他修煉了一身“冰人”的氣質,即使到了39歲這個節點,萊科寧依舊保持着高冷的特性,這個我們下面另說。

8歲的時候,萊科寧的祖父爲他和他哥哥組裝了一臺小卡丁車。嗯,萊科寧8歲纔開始接觸駕駛,這比大多數車手來得都更晚了。

玩了兩年,萊科寧和哥哥一起參加當地舉辦的兒童卡丁車比賽,慢慢開始在卡丁車比賽中嶄露頭角。1995年,萊科寧首次參加方程式A級賽事(入門賽事),當年就獲得了分站冠軍。隨後在方程式系列賽中逐漸成長,特別是在2000年的時候,他在參加的總共23場雷諾方程式中獲得13場勝利,勝率達到了56%。同年9月,萊科寧獲得F1索伯車隊老闆皮特·索伯的賞識,得到了2001年的F1賽季合同,成爲了當時絕無僅有的跳過F3與F3000(現在的F2)方程式,直接進入F1的車手。

在索伯車隊的首秀萊科寧就拿到第六名,而在當時F1只有進入前六纔有積分。憑藉着第一年的出色表現,在同是芬蘭人的米卡·哈基寧的引薦下,萊科寧轉會到邁凱倫車隊,而車隊老闆羅恩·丹尼斯也把當年哈基寧的車組原封不動給了他。一個F1二年級新秀成爲大車隊的一號車手,在當時是不敢想的。03年,萊科寧和舒馬赫拼到了最後一站,以2分之差屈居年度積分榜第二,差點拿到個人的首個世界冠軍。

2003年的邁凱倫車隊

05年邁凱倫的MP4-20賽車是真的快,可惜穩定性方面差強人意。運氣差的時候萊科寧能在紐伯格林領跑了整場比賽,最後一圈的第一個彎前懸掛折斷退賽;狀態好的時候又能在日本鈴鹿賽道上17位發車,同樣是最後一圈的第一個彎強喫費斯切拉拿下冠軍。

2005年紐伯格林,萊科寧最後一圈領跑位置退賽

2005年日本鈴鹿,萊科寧最後一圈超到第一

07年,隨着舒馬赫的退役,萊科寧轉會法拉利,漢密爾頓和阿隆索的內鬥、邁凱倫間諜案等等事件分散了老東家邁凱倫的注意力。萊科寧在最後一站奪冠,積分反超兩位邁凱倫車手,以1分優勢拿下職業生涯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車手世界冠軍。

後來隨着F1修改規則,法拉利成了車迷口中的“紅色拖拉機”。法拉利在2010年簽下了兩屆世界冠軍阿隆索,萊科寧離開F1開始玩WRC。那時覺得,這個天才車手大概不會再回來了。

玩了兩年,在路特斯車隊,萊科寧迴歸。除了車迷的歡呼外,伴隨而來的還有懷疑:這傢伙都33歲了還有速度麼?結果在路特斯這支都不知道能不能湊齊下賽季參賽費用的車隊裏,萊科寧穩定地一年一分站冠軍,進前三登臺也是常見。

好狀態讓法拉利重新簽下他,不過這時他已經變成了僚機作用的二號車手了。

只不過沒想到的是,下一次分站冠軍遙遙無期。直到今年的美國站,起步發車一號彎前內線超過漢密爾頓後,加上穩定的保胎水平和完全不落下風的速度,老兵多年的堅持和執着終於讓他如願以償。經歷沒有冠軍的113場大獎賽後,芬蘭冰人在美國奧斯丁拿下自己F1職業生涯的第21座分站冠軍,也是芬蘭車手在F1裏的第50個分站冠軍,同時也成爲了奪得分站冠軍次數最多的芬蘭車手。另外,這也是自2009年斯帕以來,萊科寧再一次代表法拉利車隊奪冠。

賽後在微博、推特、Instagram等社交平臺,車迷們都炸了鍋。萊科寧的一場分站賽冠軍,卻讓很多人像慶祝他07年的總冠軍一樣瘋狂,這在車壇絕對難得一見,畢竟堅持,真的太難了。

除了比賽,芬蘭冰人之所以稱爲冰人,當然也是有原因的。

愛喫“冰”

夢龍這個梗是逃不掉了。

09年馬來西亞大獎賽中,比賽進行到第22圈時天空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又跑了10圈後由於雨勢太大,賽會揮舞紅旗暫停比賽,所有車手回到了發車直道。就在其他車手呆在車裏等待着隨時可能重啓的比賽時,萊科寧溜出了賽車,跑回維修區……

尿急嗎?不是……他去拿了根夢龍雪糕。

“冰冷”的採訪

相信在F1賽事中有過多年採訪經歷的記者都知道,圍場裏最難對付的車手就是萊科寧。並不是說他會拒絕採訪,而是他的回答大多都極短的簡明扼要,但是你又找不到不合理的地方。

記者:Kimi,會有什麼事情讓你氣得直跺腳嗎?

萊科寧:有,不過基本都是生活裏的事情,而不是比賽中的。

記者:能舉個例子嗎?

萊科寧:想不出……

記者:究竟在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情會讓你非常生氣?

萊科寧:比如有人像你一樣不停地問我這種問題!

記者:漢密爾頓說他獲得首勝的感覺比OOXX還美好。

萊科寧:也許他還是個處男吧。

“Bwoah”可以說是Kimi的口頭禪了

記者:整個比賽週末中最令人激動的時刻?

萊科寧:發車。

記者:比賽週末中最無聊的時刻?

萊科寧:現在。

記者:對許多車手來說,頭盔都有特殊的意義,你的頭盔呢?

萊科寧:它能保護我的頭。

記者:那你會不會像別人那樣對你的頭盔施些“幸運法術”?

萊科寧:我會把它擦乾淨,這樣我能看得更清楚。

記者:你和皮特·索伯(索伯車隊老闆)的關係怎麼樣?

萊科寧:他是我的老闆。

記者:他對於你來說,更像是父親還是教父?

萊科寧:他是我的老闆!!!

記者:Kimi,你錯過了貝利爲舒馬赫頒獎的儀式。

萊科寧:是的。

記者:你覺得遺憾嗎?

萊科寧:我當時在拉屎。

記者:舒馬赫出現在比賽現場,你會感到緊張嗎?(說的是舒馬赫第一次退役後)

萊科寧:爲什麼我會緊張呢?爲什麼我要在意舒馬赫在不在現場?我是個車手,他在不在我無所謂。

記者:有些媒體想知道你的新賽季準備得怎麼樣了?

萊科寧:我總能從那些媒體那裏得知我最近都幹了啥。

車迷都愛萊科寧

提到舒馬赫,大家想到的除了前無古人的七冠王外,可能還有1997年他對維倫紐夫的故意撞車事件;提到維特爾,會說他心智不成熟;提到漢密爾頓,會說英國人剛出道那會兒搶戲老大哥;而頭哥阿隆索則是搞車隊政治……但是爲什麼幾乎沒人黑Kimi?

對一個人的喜愛,有時真的沒辦法量化。當然了,Kimi有着獨特的個性,有強大的氣場,剛出道時青澀的帥氣……

而芬蘭冰人之所以被稱爲冰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安靜。並不只是面對公衆時的安靜,而是他對於爭議性的話題向來都不做太多回應,比如在法拉利的近幾個賽季,多次車隊指令讓車、車隊蜜汁戰術導致丟掉場上的好位置等等,外界看起來似乎是受到很多不公正對待,但是萊科寧從來都不會做太多的評論。

萊科寧給維特爾讓車

冷酷的外表下,萊科寧卻依然給了車迷溫暖。比如上賽季F1西班牙大獎賽,萊科寧退賽。現場的攝像機拍攝到看臺上一位小車迷因爲萊科寧退賽而哭泣的鏡頭。不一會兒,這位小朋友就被請到了法拉利車隊維修站裏,見到了自己的偶像,還得到了他的簽名帽子。此時的小朋友也是相當開心,這也是榜樣的力量。

在談到自己受到車迷喜愛時,芬蘭人的回答可以說是他整個性格的縮影。

“我不知道,你應該去問他們。我更願意盡我所能把我的事情做好,有時候能做到,有時不能。但是隻要我還開心,對我來說這就是最主要的事情。我不會去取悅別人。”

“做什麼事情想去取悅所有人是沒有意義的,你自己也不會開心。如果別人喜歡的話那挺好的,但也終歸有人不喜歡,很正常。”“我不是來讓別人開心的,我在這裏做我自己的事情,讓自己開心,希望還能得到些好的結果,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下賽季,即將年滿40歲的Kimi將轉投索伯車隊,繼續征戰F1。

如果每個人最後都能回到夢開始的地方,那該多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