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農產品種植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商品,它不是主糧,卻一直享受着主糧生產種植的待遇,這個品種就是甘蔗!甘蔗又稱薯蔗、糖蔗、黃皮果蔗,在我國南方的廣西雲南種植面積較廣,主要就是用來榨糖,也有一部分會用來零售。

據悉,目前我國最大的甘蔗產地廣西和雲南分別公佈了甘蔗的指導收購價格,其中新榨季普通甘蔗收購價爲490元/噸,雲南則爲420元,並且糖料蔗收購價格繼續採取蔗糖價格掛鉤聯動、二次結算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說,如果將來糖價格漲了,農戶的甘蔗在結算時賣的價格會更高!如果一根甘蔗5斤的話,最低能值兩塊錢——當然,如果你要從網上購買的話,運費可能比甘蔗還要貴了!

我國甘蔗產量,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言歸正傳,據悉目前我國每年的甘蔗產量大約有1.1億噸噸左右,每年生產的食糖大約是900萬噸,這些糖被廣泛的應用於食品和飲料行業,給人們帶來甜味的口感。不過,由於我國人口衆多,食品消費體量巨大,僅僅依靠蔗糖還是難以滿足需求的,因此,還有一部分是甜菜生產的白糖,還有一分部則是玉米經過深加工生產的澱粉糖,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果葡糖漿。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進口數量。

按照加入WTO的承諾,我國每年食糖進口關稅配額總量爲194.5萬噸,配額內關稅稅率15%,配額外關稅稅率50%。但是到了2012年,我國食糖的進口關稅就已經難以滿足需求的增長了,當年食糖進口數量達到近300萬噸,此後一直保持在300萬噸以上的位置。由於進口糖價低,即使實施關稅外稅率仍有利可圖,因此對國內食糖價格帶來較大沖擊,進而也影響了蔗農的種植收益情況。

2012-2017年國內外食糖價格

根據商務部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7年5月22日起對進口食糖產品實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採取對關稅配額外進口食糖徵收保障措施關稅的方式,實施期限爲3年且實施期間措施逐步放寬,自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1日稅率爲45%,2018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1日稅率爲40%,2019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稅率爲35%。

但即便如此,2017年我國依然進口了229萬噸的食糖,而根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9月我國食糖累計進口量已經達到196萬噸!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我國目前食糖消費量仍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未來食糖消費繼續增長的空間依舊巨大,如何在國內需求市場持續快速增長中維護蔗農利益,避免陷入大豆產業誤區,值得主管部門深思。

作者:糧小微;來源:每日糧油;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爲傳播更多信息爲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爲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