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水稻行情確實是差強人意,由於價格下跌,讓很多稻農的利潤打了水漂,不過最近有消息稱,河南、安徽、黑龍江、湖北、湖南五個省份水稻託市收購工作已經陸續啓動。就啓動託市收購事情本身而言,會對水稻價格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但綜合當前收儲政策導向、市場供求關係等各方面情況來看,對水稻行情的意義並不是很大,水稻價格的上升空間也比較有限。

一、從今年的水稻行情發展來看,受今年2月份發佈的下調水稻收購託市價格影響(下調秈稻每斤0.1元,早秈稻調至1.20元每斤,中晚秈稻下調至1.26元每斤,粳稻下調0.2元,調至1.3元每斤),今年新季水稻上市低開,之後出現緩慢回暖,目前水稻價格出現小幅上揚,東北地區普通粳稻價格1.25-1.32元/斤,長粒優質品種粳稻價格1.50至2.4元每斤,價格偏好,但也每斤低於去年0.15到0.20元;南方中晚秈稻價格在1.20-1.26元/斤。下面是11月21日部分地區水稻價格:

二、水稻託市收購啓動,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升水稻價格,但由於今年託市收購數量、價格均低於去年,對水稻價格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從政策導向上來看,適當擴大水稻市場化銷售的比重,託市收購水稻的主要目的就是保障水稻不出現大幅下滑,主要是保證水稻價格相對穩定。

三、從水稻的整體情況來看,有利於水稻行情的因素並不是很多,一個是產量略有下降,今年水稻總產20910萬噸,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百分之1.68%。另一個由於今年水稻價格偏低,農民有一定的惜售情緒,都在等價不願意賣。不利因素還比較多,一是近幾年國家託市收購了大量水稻,目前水稻庫存1億噸以上,成爲國家庫存糧食最多的品種,對水稻價格的壓力還是比較大。二是目前居民的膳食結構發生變化,大米的消費量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三是水稻進口壓力,今年前十個月僅越南進口大米就達到124萬噸。

綜上所述,雖然有多少陸續開啓水稻託市收購工作,無論從收購數量還是價格上,對水稻行情的幫助都不會太大,從水稻後期發展情況,沒有太多的利好支撐水稻價格上行,所以對於手中有水稻的朋友們,可以趁目前水稻回暖之機,選擇合適價格適時出售。

作者:XXX;來源:中國糧油;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爲傳播更多信息爲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爲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