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这曲词像是专为苏州园林而写的

这意境

也似乎只有在融创·揽月府的园林里才生发得出

▲实景图

著名园林与古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曾说过,"造园之学,主其事者须自出己见,以坚定之立意,出宛转之构思。"香山帮通过对融创·揽月府文化底蕴的挖掘,对西安当地人居习惯的考量,以及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深埋在中国人文化内心最深处符号的洞察,匠造以苏州园林为底蕴的私家园林,于古典秩序的意境中,将深院幽庭中蕴含的审美取向与精神归宿逸隐其间。

▲实景图

空间中的布局安排与功能设计,以文化内涵支撑设计精神,注重理念的表达和情绪的塑造,将传统的苏州园林审美情趣融入北方生活方式中。既能传达古典园林优雅的韵味,又能符合北方的生活与审美需求,使之身处繁华亦能安置心灵,简单不失深刻,含蓄而隽永,兼容而纯粹。

▲实景图

造园过程中极重自然秩序,园林以亲和力很强、柔软的木质文明为主,构思从“象天”到“法地”,从对大自然的简单模拟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创作原则,回归质朴无华、取精用弘之道,还原高度手工化的细节研磨。其布局以不对称为根本原则,故厅堂亭榭能与山池树石融为一体。

▲实景图

中国园林的营造讲究浑然天成,幽远空灵,其中的建筑、草木、山石,在直接参与构成园林景象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古朴典雅的意境。正是由于对意境的追求、创作与欣赏,融创·揽月府吸纳了中国传统园林虚实、疏密、渗透等手法,巧妙运用欲扬先抑、高低错落、借景、对景、框景等造园技巧,将眼前的景不断折叠出新,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无限的意境。

▲实景图

叠山

堆山叠石之前,要充分了解自然山石的特性、形状、纹理、色彩等,然后再结合园林的大小,需要按照具体情况加以布置,以山石为主景或与山水参半,山石相依。在取自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一进院落武陵春色中,就有一块形似元宝的卧石,寓意着“开门见宝”,这块卧石同时也起到了障景的作用,尽显园林含蓄之美。

▲实景图

叠山有两类,一为写意假山,二为相形假山。峰石的院墙上开有一处月洞,通过借景、框景的手法,从这个院落看过去,前有峰石,后有露出的竹林,似有“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的意境。

▲实景图

中心花园水池边的每一块湖石都是从上千万的湖石中精挑细选,运用古法堆叠而成。江南一带讲究叠、竖、垫、拼、挑、压、钩、挂、撑等“九字诀”,潺潺的流水从石缝中流出,经过层层叠石跌入池水中,细水长流。这些手法大都已经濒临失传,却在揽月府中很好的运用并保留了下来。

▲实景图

理水

中国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泉等动态水体和湖、塘等静态水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中央水景区作为一个大的静水面,必须保证每个角度都要保证超高标准的平直,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倒映出戗角飞檐形成借景的景观艺术。

▲实景图

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融创·揽月府水景设计以静态为主,以咫尺池塘模仿烟波浩渺、静寂深幽的境界。在水池的设计上,形成自然曲折的池岸,并在池中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营造出“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无限意境。

▲实景图

植物

院落中每一处植物的选择以及安放位置都是反复研究和实验过的,在二进院落幽篁里,幽深又茂密的竹林形成一种围合的态势,一条弯曲的小路穿行在竹林中,呈现了一种收的形式,配合一进院落和三进院落的放,一放一收,让整个三进院落有错落有致的感觉。

▲实景图

工艺

揽月府园内所有花街铺地的选材,都需匠人对其图案、颜色、布局等进行细腻设计,鹅卵石全部一块块细挑,严格控制在长8至10厘米、宽2至3厘米之间。听松风处的花街铺地主要采用海棠芝花式,先用砖瓦定出形状,再铺入干水泥,再由香山帮匠人把层层筛选过的卵石一个一个的有规律的插到干水泥中。全手工蹲地铺设,即使每位匠人花一天时间也仅能铺设出两个多平方的花街。

▲实景图

自古以来,叠山、理水、植物等一直是构成中国园林的要素。融创·揽月府全依古法,匠心冶园。几百道繁复的工序,精绝的手工工艺,于世遗中轴之上再造一座东方会客厅,它的美将随着时光和历史的沉淀而愈发璀璨。

▲实景图

项目名称:融创·揽月府

项目地址:中国·西安·揽月阁

文章源自:融创西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