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題之“般若”要略——《金剛經》研習(6)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研習——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學習

【梵語波羅蜜:義爲彼岸到。】

這是印度梵文的文法,跟我們中文文法恰恰相反,我們中國人講「到彼岸」,他說彼岸到,我們依原文的意思來翻,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所謂離生死此岸,渡煩惱中流,達涅槃彼岸。】

這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涅槃是不生不滅,也就是一般宗教裏面所講的永生,以後再也沒有生死,這叫涅槃彼岸。涅槃也翻作圓寂,圓是圓滿,寂是寂滅。滅的是什麼?滅的是念頭。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念頭,念頭是生滅,前面念頭滅了,後面念頭生了。有生滅就有生死,就有輪迴。涅槃的意思,沒有生滅的念頭了,心真正達到清淨,心裏頭一念不生。不生當然就不滅,這是真心完全現前,妄心沒有了。妄心沒有了,生死輪迴就沒有了,這個現象就沒有了,所以叫「了生死、出輪迴」。這是把這個道理爲我們說出來,只要心裏頭生滅的念頭沒有了,輪迴就沒有了,生死就沒有了。輪迴生死都沒有了,想想看,還會有什麼老、病?當然沒有了,生、老、病、死都沒有了,這些完全是真實的事實。

【波羅蜜又有到家、究竟、圓滿諸多義。】

這一句梵文裏頭含的意思很多,它有到家,到彼岸、也有到家。到家是功夫做到圓滿,我們稱到家了。它有究竟圓滿的意思,稱爲波羅蜜。

【梵語涅槃:義爲不生不滅,所謂本自不生,今亦不滅。又翻圓寂。】

這是解釋前面講「達涅槃彼岸」。實在講,涅槃有不生不滅的意思,不生不滅就是真心,就是本性。禪宗裏面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不生不滅。所以千萬不要誤會,認爲涅槃就是死了。如果涅槃就是死了,不要修,每個人最後一定要入“般涅槃”的,所以不是這個意思。涅槃就是真正證得不生不滅,證得清淨心現前,就叫證得涅槃。所以涅槃跟死完全不相干,死了不是涅槃,死了就麻煩大了!死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不可以死,死了就不得了,就麻煩大了!決定不能死。學佛,我們就是要在這一生當中,真正證得不生不死,真的是了斷生死,就是要證得不生不滅。這是翻圓寂。

【因見思煩惱,而有分段生死。因塵沙無明,而有變易生死。】

佛法裏常講生死有兩種,一種是「分段」,分段就是一段、一段的。粗的現象,像我們現在這個一生、一世,這是一個大的階段。小的階段,一年比一年老,一年是一個階段。再細分,一月是一個階段。再分,一天是一個階段。每天晚上睡一覺,等於死了一次,昨天再也不會回來,永遠消失了。要是頭腦再清楚一點,再明白一點,剎那、剎那就是一段一段。人不是一天一天的老,不是,是剎那、剎那在老,這叫真正覺悟,真正明瞭了。剎那、剎那,這是分段。「變易」是變化,變化,從幼到少,從少到壯、到老、到死,變化,這是很明顯的變化。微細的變化在心裏,心裏面變化。如果我們冷靜一點,細心一點,也不難覺察到,迷悟的變化,情識的變化,貪瞋癡慢煩惱的變化,無量無邊!那是變易生死。在佛法裏面講變易生死,主要的意思是超凡入聖,他的境界不斷在改變。菩薩,剛剛證得初信位,初信到二信是一個變化,二信到三信是一個變化。就好像我們在學校唸書,我們從一年級到二年級,這是一個變化,一年變到二年,二年變到三年;小學變到中學,中學變到大學,這叫變易。菩薩有五十一個位次,就是五十一次的變易,這叫做變易生死。

變易跟分段不一樣,分段裏面有煩惱,變易裏頭是破無明,一個是從煩惱障來的,一個是從所知障來的。因爲有兩種障,所以叫兩種生死。塵沙無明跟見思煩惱,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兩種生死都斷了,這叫圓寂、叫圓滿、叫清淨寂滅。

◎文據:

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淨空法師“金剛般若研習報告”講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