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鍾源 班娟娟/經濟參考報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再迎重大突破。中小科創企業除獲普惠性“輸血”外,還將因科技成果轉化獲額外資金支持。《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正加快推進,以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爲代表支持的貸款風險補償模式在經過前期摸底調查、確定補償方案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後,即將在年內開啓試點。總體思路是中央與地方聯合實施、試點先行逐步推進、允許地方創新補償機制和合作銀行分類補償。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科技成果轉化融資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快速攀升,截至目前,僅北京中關村區域已有400餘家企業通過專利權質押獲得超過百億元規模的融資總額。與此同時,多地還在密集啓動知識產權融資對接會。在專家看來,隨着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的推進,政府、銀行、企業利益聯結機制更加緊密,以知識產權爲代表的科技成果轉化融資規模也有望迎來新一輪大擴容。

“銀行貸款是中小科創企業融資的主渠道,但以往由於科技成果轉化風險高且轉化投入能力有限,導致中小科創企業難以從銀行獲得足夠信貸支持。這就迫切需要政府發揮引導作用,加快創新中小科創企業貸款融資政策工具,利用財政資金爲中小科創企業獲得銀行貸款提供增信服務。”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宋瑞禮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國家對科技型企業的資金支持主要通過政府引導基金設立子基金、貸款風險補償和獎勵三種方式進行。目前轉化引導基金設立子基金的方式已運行三年,貸款風險補償即將年內開展,轉化基金績效獎勵工作也將擇機而動。”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成果轉化與知識產權處處長沈文京日前在政府引導基金專題研討會上透露。

事實上,早在2016年2月,科技部就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地方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情況摸底調查工作。2016年8月,相關部門確定貸款風險補償工作方案;2017年上半年,完成各省市實施方案的備案以及合作銀行的招標、貸款風險補償的申請、審批程序、撥付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等工作。

即將開展的貸款風險補償模式總體思路大致爲:中央與地方聯合實施、試點先行逐步推進、允許地方創新補償機制和合作銀行分類補償。

具體來說,轉化基金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的本級財政共同出資對合作銀行的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進行補償;已在本級財政設立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開展貸款風險補償工作的21個省市優先開展試點,逐步推廣到全國;不強制要求各省市的補償機制與轉化基金相同,但補償對象包括企業類型、貸款類型、貸款用途、貸款期限等,應與轉化基金的政策要求相一致;轉化基金和省市科技、財政部門分別招標合作銀行,轉化基金確定的合作銀行由轉化基金和省市財政共同補償,省市確定的合作銀行由當地財政給予補償。

“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爲代表支持的貸款風險補償模式,是對建立符合促進中小科創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特點和規律的新型投融資機制的有益探索。”宋瑞禮告訴記者,這有利於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科創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從而爲中小科創企業發展提供充足且低成本的融資保障。

當前,多地在密集啓動知識產權融資對接會。日前舉辦的2018深圳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加油計劃”對接會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意向貸款金額超過4.8億元。在湖北省知識產權金融工作推進會上,6家科技型企業獲得2.03億元專利質押貸款。隨着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的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也有望迎來新一輪大擴容。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銀行都擁有貸款風險補償資格。“合作銀行必須滿足在中國大陸境內註冊,具有開展人民幣貸款業務資格,並且自身實力較強,服務網點較多,資產狀況良好,科技信貸管理機制較完善,具有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和較好的經營業績。”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還應加強貸款項目的合規性檢查。“比如,相關部門一定要確認合作銀行提交的貸款項目是真正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不然拿着政府補貼的貸款,去發展和科技相差甚遠的項目,那就是走偏了!”中關村某科技公司管理人員向記者坦言。

沈文京也指出,轉化基金的使用遵循市場化原則,一般主管部門不會干預基金的投資決策。但是,相關部門會對選擇項目的邊界與投資項目的合規性進行必要覈查。“相對於純模式創新的項目,我們更希望投一些硬科技項目。”沈文京表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