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已經上了,酒也已經倒好了,老李在等老王,他有點着急,不是因爲想念老王,而是迫切地想搞清楚一個祕密。

  上一次見面已經是5年前,在看似波瀾不驚,卻成了整個行業轉折點的2018年。

  當時,在他寬闊的辦公室裏,老王告訴他說,自己要離職了。

  老李有些喫驚,老王是董事長最器重的副總,工資比同爲副總的他要高100多萬,期權股份也沒少拿。

  “你爲啥要離職呢?”老李問老王。老王欲言又止,只是說自己已經不看好這家銷售即將破1000億的房企了。

  “那你要去哪裏呢?”老李又問,老王說出的那家房企,老李知道,是一家地方龍頭,還沒有進入百強……

  “你瘋了吧?”老李脫口而出。老王笑笑“人各有志……”

  老王走了之後,老李奇怪了好幾天,想不明白他的選擇,後來越來越忙,也就不再想了。

  ……………………

  5年過去了,2個人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老李一直沒有換工作,卻眼看着自己所在的房企江河日下……

  拿到的幾個小鎮,本來想像以前一樣修成住宅賣掉套現!卻發現當地政府管得很死,完成不了招商乃至沒有稅收,就不給後面的地。最後只好硬着頭皮做產業,可是因爲沒有基礎,招商、經營幾乎都是從頭開始,其中一個勉強打平,另外幾個都被政府收回了。

  因爲快週轉,公司早年拿的地都被開發完了,手裏剩的地都是後2年拿的地王,一直在等的“週期”沒有如願到來,公司又不想虧本賣房,僵持中,公司現金流出了問題……被迫成本價甚至虧本賣了7、8塊地……

  老李跟投的1000多萬里很多打了水漂,公司一蹶不振掉出了主流開發商的行列,4/5以上的員工離職了,剩下的過上了不需要加班,朝九晚五,每個人卻都很焦慮的“幸福”生活……

  老王去的那家房企,卻一路逆襲。

  老李之前只知道那家公司地產開發規模小,卻不知道他們在產業、商業地產領域都有好幾個明星項目,積累下大量產業資源,在相關產業領域是龍頭級的。

  他們新拿下產業用地,比較小的,根本就不用招商,自己進駐就可以。

  各地政府都便宜給他們地,銀行也便宜給他們錢,他們自己還有互聯網金融,結果他們一路逆襲,地產規模已經破了1000億,2個產業公司還上了市……

  老王因爲在這個過程中功不可沒,最終,成了2家上市公司的第三、第四大股東……

  每次想起自己當年對老王選擇的質疑,老李都是汗流浹背!

  他急於想搞清楚,老王當年怎麼就突然離職,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他飛到了老王所在的城市,約老王喫飯,於是有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等了一個小時後,老王終於來了。

  喝下幾杯酒,老李迫不及待地問“你當時怎麼就知道公司不行了?”

  老王笑笑,說:

  “很簡單,地產幹到2018年那個時候,已經沒有啥祕密了,各家就是拼3件事:戰略、運營、人才。

  老東家當時的戰略還是賭週期、賭區域,指望着賺波峯和谷底的差價,卻沒發現週期早都和過去不一樣了,我嘗試說服老闆他不聽啊。

  老東家沒有什麼核心競爭力,大家除了擴張拼規模,都不知道向什麼方向去努力,所以一旦規模衝不上去,很多人就會走了。

  老東家的運營也很差,我們規模增加一倍,人增加了一倍多,每個人人均產值、效率都很低,根本就不是靠系統性的積累在做事,而是靠人力在衝。因爲需要的人太多,招人把關不嚴,裏面真正得人才其實不多……

  我現在的公司當時開發規模不行,可有產業積累啊……”

  老李大張着嘴巴,聽老王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個小時。

  老王提到的細節,他都感同身受,可是,他從來沒有像老王這樣想過。

  他問老王“你當時就想得這麼清楚了?你太厲害了。”

  老王笑笑說“其實也不是我厲害,那一年,我加入了一個組織,和幾個高人交流過”。

  老李瞪大了眼睛“你說的,難道是什麼共濟會骷髏會之類的東西嗎?”

  老王笑了“你想哪去了,那年我加入了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地產創新研習社,在廣州聽馮侖、吳建斌他們講了一天課,還問了2個問題。那天活動的主題是‘明趨勢、強運營、聚人才’,我回來一對比就發現了公司的問題……對了,當時我讓你一起來着,你沒去啊……”

  老李恍然大悟,後悔萬分!

  老李後悔了,你可以不後悔,長按底部大圖,或點擊“”,報名參加本週六(11月24日)的活動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