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吃过或者听说过抹茶,这种绿油油粉末状的东西是日本的特产。那么它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其实,抹茶是起源于隋唐的一种饮茶方式。只不过我们那时把它叫做末茶。在宋朝抹茶是一种非常高端有逼格的喝茶方式,受到了皇室成员和文人雅士的推崇。不过抹茶的制作实在很复杂,后来就慢慢退出了中国饮茶的主流,反而在日本流传了起来。

要制作出优质的抹茶,在茶芽时期就得给茶树搭建专门的遮阳棚。这样长出的茶叶才不会那么苦涩。营养价值也更高。抹茶茶叶的采摘过程也比绿茶末讲究,需要当天采摘当天完成蒸青烘焙筛选等步骤。然后用石墨以一分钟60转的速度慢慢研磨,这样才能生产出清香不苦涩的抹茶。

现在有很多商家用颜色相近的绿茶末来代替抹茶,但在口感上绿茶末会比抹茶苦涩不少。小伙伴们你们觉得自己平时吃的是绿茶末还是抹茶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