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是件很幸福的事,這裏不僅能欣賞到天然的絕色美景,也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鄉土人情,住在這裏的農民每天都過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低調生活,這樣的日子雖然十分簡單,但卻充滿了無窮的樂趣,當大家忙完了一天的農活後,就會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聊天,而這個聊天的過程中就有人,會說到農村的一些俗語老話,以下這些俗語你們聽過嗎?

一,七不出家門,八不歸鄉里

這裏的“七”指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東西。其實這七件東西就代表了,家裏的一切大小事務,如果家裏的事情沒有準備妥當,又怎麼能夠放心出遠門呢?而這裏的“八”則指的是,“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八件事情。這八件事對於農民來說都是做人的根本,如果這些事情沒有做到,是沒有臉面回到自己家鄉的。

二,人勤地出寶,人懶地長草

如果一個農民這特別勤勞,經常給地裏施肥經常翻地,那麼莊稼就會生長的很好,豐收的時候就能賣個大價錢,而一個人如果特別懶惰,什麼都不想幹的話,地裏只能長滿一堆野草了。這句話也在告誡人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只有勤奮肯幹纔有好的收穫。

三,燕子不進苦寒家,家貓不入白事堂

燕子在大家的眼中象徵着吉祥,每年春天它都會帶來春的訊息。這裏有個很有意思的小事情,就是燕子搭窩的時候,都會選擇比較富裕一點的家庭,這是爲什麼呢?這是因爲以前有的農民,生活條件不好房子也經常漏雨,有時候下了一場大雨,就會把燕子好不容易搭的窩給沖毀了,所以它們在搭窩的時候,就會選擇比較富裕的家庭。

而這裏的“白事堂”指的是,農村在辦喪事的時候,給去世的人設置的靈堂。很多農民都認爲靈堂裏面,如果有家貓來回走動,是一件十分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農民們都會阻止家貓進入靈堂。

以上這幾個俗語你們聽過嗎?你們有什麼自己的見解嗎?歡迎留言討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