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一下从低点2449起来也有一个多月了,现在已经到了多空双方处于胶着的状态。思考一下当初在2449点为什么能止跌启稳,不得不说那些急风骤雨式的喊话及随后大量菜单式的利好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在实战中投资者也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在喊话和大量的菜单式利好之后推出的都是一些制度性的政策措施,而至今未见到什么实质性的对活跃市场成交量,激发投资者的入场意愿,吸引场外资金入场有重大作用的交易性利好出来。

可惜啊,这么多的喊话和菜单式利好才慢慢激发出来的那一点点场内投资者的信心,眼看着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逐步将被消耗而尽!俗话说得好人们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对于那些光说不做看不到结果的东西,时间长了也就没有信心再等了。股市是个很现实的地方,光有美好的想象而面对骨感的现实是不可能长久的!

从实战上看市场在上阶段众多的书面性利好带动下也已经走出了一轮结构性的局部反弹行情,成交量也曾经明显地相比反弹之前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随着反弹的深入后继看不到支援的部队,那些投资者内心盼望的真正利好不是处于研究之中就是处于征求意见之中,或者是要等待相机的结果。反正一句话,想要的利好总是迟迟不见出来,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好象大盘一旦稳定了点就没有什么人再去关心说过的那些后续利好了。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又如何有可能进一步吸引场外的资金呢?场内的那点存量说白了能把资金带到这里的都是老手和高手啦,不见真实性的大利好有谁会轻易出手呢。这就是成交量为什么又开始一天比一天少的内在原因,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打破这种僵持还非得靠消息来刺激不可。

对于早前曾经提出来的什么激活市场活力和减少交易阻力及给投资者提供平等的交易机会等等这些东西的具体化措施何时才能出来?有些东西一万年太久啊,股票市场是只争朝夊的。可是到目前为止看到的都是一大堆的制度性建设文件,比方说退市新规,鼓励回购,再融资新政,并购重组,停复牌制度等等。本人倒无意说这些制度不重要的话,从长远来看从市场健康发展的目标来看,出来这些加强制度性建设的文件都是有必要的。可是事情都有个轻重缓急,对于已经从高点下跌了70%的熊市来说,对于已经亏损得不敢看账户的投资者来说,当下最最要紧的是尽快恢复信心,那么从这个角度讲又有多

少投资者去关心这些与每日交易关系并不大的东西。真正长期希望得到明确的印花税问题,取消涨跌停板问题,恢复股票T+0交易问题,,,怎么就这么难以得到一个确定性的答复呢?对于投资者盼望了多年的印花税减免一事,财政部做得很高明啊,在经过一番所谓的征求意见后,将权利上交到国务院。然后就是让全体股民在等待中慢慢清醒吧,本人只想问一下:要出来个真正的利好需要征求各方的意见,这个很民主没有任何错!但是象新股发行必须要常态化这样的问题,什么时候征求过意见吗?在本人的记忆中好象从来没有,同样都是事关投资者切身利益的事,为何有些要征求意见,而有些是人为说了算呢?

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只好等待,相信总会有一天这些真正关心的问题会有个说法。只是建议在没有见到实质性的大利好之前,还是保持原来那种思维方式吧。市场也已经一步步地回归到原来的状态中去了,这一点从成交量上就能看得很明白。沪市单边的成交量又要向1000亿的地量水平而去了,难道这就是激活市场活力的结果?显然不可能吧。

因此说短期内可能还能保持一下多空的平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还在等着那些实质性的利好能尽快出来。另一个原因是前期进去的一些游资还没有全身而退,出货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而从中期角度看,如果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实质性的大利好,那么投资者的热情将被再一次耗尽,多杀多的局面到时也就难以避免了!当然大跌后还会出来那些早有准备的大利好,以此来重新点燃投资者的信心,市场又一次从低点开始起步。这是何苦呢???

回到实战操作层面,个人预测市场将进入垃圾交易时段!赚钱效应将很快消失,个股活跃度也将大为下降,然后就是等待消息面的变化。建议好友们在这个阶段要回归到2449点之前的操作思路上来,就是多看少动,必须等待真正色香味俱全的大菜上来后才可以大干,至于那些迷人的菜单又不能当饭吃!看看就好,笑笑也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