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恆信國際訊,日本10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持平,因家庭支出疲弱令企業無法提價,顯示日本物價缺乏實現央行2%目標所需的動能。

       週四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10月全國核心CPI較上年同期上漲1.0%,與市場預估中值相符。其中主要推動力來自能源價格回升。

       而隨着全球貿易摩擦和中國需求放緩給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前景蒙上陰影,日本央行實現物價穩定增長的難度可能越來越大,所以將難以改變其目前維持其大規模刺激計劃。

       排除新鮮食品和能源成本影響後指數結果顯示,10月通脹率爲0.4%,已經連續三個月保持穩定,顯示通脹壓力幾乎沒有增加。

       包括生鮮食品和能源成本在內的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10月升至1.4%,前值爲1.2%,因夏季颱風和降雨令農作物受損,推高了蔬菜價格。分析人士認爲,食品價格的這種上漲可能會使家庭用於非必需品消費的資金減少,從而抑制消費。

       許多分析師預計,考慮到原油價格最近的下跌,未來幾個月核心CPI可能出現停滯或放緩。到今年年底,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很有可能跌破1%。

       有政府官員也認爲,隨着能源價格開始下跌,能源成本對通脹的提振最早可能從11月份的數據開始減弱。

       日本央行寄望穩健的經濟增長能夠轉化爲更高的物價,但疲憊通脹頑固至極,迫使日本央行維持其龐大的刺激計劃,而且還伴隨着惹市場爭議的副作用,比如多年來近零利率侵蝕了金融機構的利潤。

       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儘管日本央行對經濟刺激措施的負面影響不斷招致不滿呼聲,但日央行仍可能將通脹作爲其主要政策考慮因素,也就是緊盯着2%通脹目標的艱鉅任務。

       恆信國際上週曾報導,日本央行下屬智庫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稱放棄負利率可能有助於加速通脹。這也顯示日央行內部關於延長貨幣寬鬆政策成本上升的爭論正在升溫。研究結果顯示在央行刺激經濟的政策彈藥有限的情況下,長期保持負利率對推高通脹幾乎沒有影響。

利空:日元

文章出處:本文版權歸全球差價合約交易領先平臺——恆信國際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