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手”坦克殲擊車是二戰英國在1943年研製成功的一種裝甲武器,作爲二戰英國少數能夠安裝完整版17磅炮的坦克殲擊車,“弓箭手”確實是一個比較奇葩的武器,很多軍迷吐槽它倒車遠快於前進的機動性,整個坦克史上怕也是獨一無二,那麼英國爲什麼要設計這樣一款奇葩武器呢?

弓箭手坦克殲擊車

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英國在二戰期間坦克設計思路有問題,英國設計的坦克爲了遵循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的思路,整個二戰期間大部分的英軍坦克都無法安裝重量、尺寸大的17磅炮,這也是爲什麼二戰英國沒有出現蘇軍SU-152那種大口徑榴彈炮殲擊車。但是面對德軍不斷提升裝甲防護的坦克部隊,英國又不得不想盡辦法將其裝上機動底盤。

弓箭手坦克殲擊車

二戰初期英國缺乏合適的裝甲底盤,反而是國內爲了應付德軍可能的登陸作戰曾生產了不少的“瓦倫丁”步兵坦克,除了本土裝備,還大量投入北非戰場,另外蘇軍也通過《租借法案》獲得了一些。1942年後,這種坦克本身安裝的2磅炮已經無法適應戰場,而隨着登陸作戰威脅的解除,“瓦倫丁”坦克逐漸淪爲無用之物,於是設計師決定用它的底盤來搭載17磅炮,製成“弓箭手”坦克殲擊車。

但是“瓦倫丁”的尺寸也不夠大,於是只好取消炮塔,採用開放式佈置,這樣終於勉強把17磅炮裝上去了,因爲底盤後方發動機艙空間有限,只能把火炮炮架裝在駕駛艙後邊的位置,炮管向後佈置,這樣坦克只能以尾部對準敵人開火,在前進時就像是在倒車。

瓦倫丁坦克

爲了提升“弓箭手”的機動性,底盤發動機被強化,將殲擊車的最大行駛速度提升到32千米每小時。“弓箭手”車體的裝甲防護力只有60毫米,已經無法抵禦德軍的48倍徑75毫米炮,而開放式的炮塔只有一圈薄鋼板保護,連20毫米機炮都能輕易打穿。

儘管“弓箭手”跑不快,防護力差,但是英國陸軍高層仍然決定於1943年3月開始量產,畢竟笨重的17磅跑總算能夠在戰場上跑起來了,機動性大爲提升。依靠着低矮的輪廓,以及“倒車”快速的特點,“弓箭手”能夠在防禦作戰時發揮作用,一旦戰事不對還能快速撤離前線,畢竟英軍裝甲部隊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德軍裝甲師硬碰硬。

瓦倫丁坦克殲擊車

雖然後來英國有了更好的“螢火蟲”坦克,但是因爲17磅炮的產量問題,“弓箭手”依然在生產,只不過後期都被用於二線部隊,總產量255輛。

二戰後,“弓箭手”退出英軍隊列,部分被送給埃及陸軍使用,甚至有一部分還參與了第二次中東戰爭,並被以色列軍隊繳獲一些,至今以色列博物館還保留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