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0年,巴彥淖爾從油燈點點到萬家通明

從油燈點點到萬家通明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電力發展綜述

夜幕降臨

華燈初上

站在臨河金川大橋上望城區

燈火輝煌

流光溢彩

企業裏

各種機器聲轟鳴

生產熱火朝天

居民家中

各種現代化家電大顯身手

電能

讓巴彥淖爾處處洋溢着生機與活力

然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通人家用電無疑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盞火焰如豆的煤油燈是照亮漆黑夜晚的主要工具。隨着電力的發展,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鄉村,大手筆的農網升級改造工程,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注入新動能。

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機井通電改造工程,讓困擾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鎮雙榮村澆地難的問題成爲歷史;建設配套供電設施,電網承載力提高,杭錦後旗頭道橋鎮民建村建起一座座冷庫,村裏盛產的蘋果梨能四季保鮮,賣上好價錢……

在城市,穩定供應的電力爲城市夜景亮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行道樹上造型奇特的裝飾燈,街邊流光溢彩的LED大屏,廣場上耀眼的五彩燈……一盞盞華燈將巴彥淖爾妝點得絢爛多姿,人們在燈火輝煌中感受着城市的發展動力。

在企業,一臺臺轟鳴的機器加緊生產,一條條現代化生產線有序作業。充足的電力是企業生產的前提,電價的高低也關乎企業的效益,近年來,我市按照自治區決策部署,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確保企業用上放心電、經濟電。

烏拉特後旗盾安光伏有限責任公司

幾十年來,巴彥淖爾電力在經歷了柴油發電機供電、地方發電廠供電後,進入蒙西電網供電時期。截至2017年底,巴彥淖爾地區擁有500千伏輸電線路3條,長度爲391.83千米,500千伏變電站兩座,主變壓器兩臺,容量爲1500兆伏安;擁有220千伏輸電線路49條,長度爲1858千米,220千伏變電站18座,主變壓器33臺,容量爲540萬千伏安;擁有110千伏輸電線路104條,長度爲2313千米,110千伏變電站50座,主變壓器95臺,容量爲496.5萬千伏安;35千伏輸變電設施已遍佈各鄉鎮、蘇木,改造後的10千伏配電線路及變臺像網一樣撒向各個廠礦及自然村落。

烏拉特中旗風力發電

除傳統火力、水力發電外,2005年以來,依託豐富的風能、太陽能資源,我市“追風逐日”,積極發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成功引進國電、國華、大唐以及中廣核等40多家新能源開發企業。

截至2017年底,全市電力裝機規模爲602.35萬千瓦,其中風光電新能源併網規模達到386.55萬千瓦,風光電裝機佔全市電力總裝機的比重達64%。新能源中,風電裝機282.55萬千瓦,居全區第六;光伏發電裝機104萬千瓦,居全區第一。

改革開放40年來,巴彥淖爾電力事業蓬勃發展,電力發展照亮了巴彥淖爾百姓的幸福生活!

來源:《巴彥淖爾日報》

巴彥淖爾日報記者 呂園/文 高曉龍/圖

本期編輯  張向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