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關注

微信號:caojingjun19731216

如果不是2016年那場洪水,我怎會來此開闊的境地!

幾年戶外,見多了大山的逶迤,林木的蔥蘢,花草的葳蕤,突然來此“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湖區。我壓抑了許久的心也隨之開放起來,其中的俗務雜念一股腦兒自動跑出,好一陣暢快,舒適!

清晨,百里長堤,蜿蜒曲折,我轉動身子,欣賞四周美景。東方,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天空瞬間霞光萬道,鮮豔奪目,地面上湖光瀲灩,田疇縱橫,一片金黃。南方,唯一的高直建築——沱湖閘,巍然屹立,遮人眼目。轉身向西,村落交錯,和平安詳。北部山區,青黛空濛,“鐵一般的獸脊”似一道古老的屏障護衛着腳下的一馬平川。踩着結實的堤岸,我不禁小跑起來,嗅吸着散發着各種清香的空氣,心底裏輕喊了一聲:黃梅——我的家鄉,山水相依,真是個好地方!

同許多湖泊一樣,隨着大地的變遷,沱湖已有名無實。但人們還是習慣稱這一塊地方爲沱湖。它已是大源湖的一部分,就像大源湖曾是古雷池的一部分。此時此刻,我站着的地方即是古雷池。如果讓歷史之水從腳下漫起,我就站在古雷池的中央。春秋時期,這裏和江西的鄱陽湖水天一體,稱彭蠡澤,東漢時期始分,並以“雷池”稱之。東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於今成語“不越雷池一步”已家喻戶曉,告誡着人們遵規守紀。人們只知語出此典,怎知典成於斯呢?

文化厚重的地方故事就是多。

1989年我參加工作。不久,到芭茅紫金山走訪。當地有一條古道,濃陰蔽日。我騎自行車,第一次經過那裏。一路走下,魂飛魄散,巨大的落差讓我差點車毀人亡!握着車龍頭的手心直冒汗,耳畔風聲呼呼作響,不是年輕車好,我非重摔不可!狂飆近千米,一到平地,我連忙下車,回首白雲深處的長路,自拍數下胸脯壓驚。善良的農人告訴我,此地名叫“雞公頸”,曾是古代大雷池的一個船碼頭。昔時人們經過這裏,“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不是此地有達官顯貴,而是地勢險要使然。

沱湖距離雞公頸大約十幾華里,穿越東漢,我不就站在古雷池中央麼?,退去歷史衝擊,還原雷池丰姿,我彷彿看到,古雷池中,一片汪洋,舟楫“出沒風波里”;紫金山下,“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芭茅山上,商賈雲集,旅人絡繹不絕。大自然“造化鍾神秀”,滄海桑田倏忽間。

新建的沱湖閘中世紀哥特式風格,結實耐用,鶴立一方。它原有一個烙印時代特徵的名字——“八一閘”。在激情燃燒的歲月,無數個寒冷的冬閒時節,成千上萬的黃梅兒女彙集於此。他們幕天席地,經天緯地,戰天鬥地,站在冰冷刺骨的齊腰深的淤泥之中,肩挑手提,用鐵鍬竹兜,硬生生地在大源湖中築起了一道大壩,讓湖成湖,讓灘成灘。繼而灘成良田,成魚池,成荷塘,充實着時人貼背的肚皮,豐饒着農家素簡的餐桌,滋潤着孩童黃瘦的臉蛋,讓接踵而至的新時代有了一抹永恆的容顏——一半湖光,一半錦色。

父親是挑壩大軍中普通的一員。一日放學歸來,不見慈祥的父親,“爹呢?”“挑壩去了。”在廚房忙碌的母親答道。“在哪挑壩?”“八一閘。”“八一閘在哪裏?”“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如今我就站在八一閘上,站在我父兄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我的眼前,很快浮現獵獵旌旗,壩上壩下,人來人往,熱火朝天。但當時我是多麼思念我的父親!

終於,在一個冬陽遲遲的午後,被我天天的逼問煩了的母親笑着地告訴我;“你爹今天要回來了,你到道場接你爹去。”我喜出望外,一下子飛出堂屋,向村前的道場跑去。我點起腳尖,手搭涼棚,爹回來了,爹真的回來了!我連蹦帶跳向父親跑去,敬愛的父親揹着簡單的行李,挑着一副竹兜,擠出一點笑容,接過兒子的手無力地走着。年少的我不管這些,牽着他的手好奇地問這問那,儘管當時心裏一絲疑問,“爹見了我怎麼不像我見了他那麼高興?”現在想來,能高興麼?老屋距離八一閘六七十里路,抄近路也有四五十里路程。飢餓、疲倦、壓力已經讓身體開始走下坡路的父親變得木訥了。我的父親,成千上萬的像父親一樣的鄉親,爲了子孫後代的幸福,一年又一年,離家別子,以愚公精神,凌寒苦戰,改造自然,讓“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美好藍圖成爲現實。他們是那個時代最可敬的人!

我到沱湖來幹啥?我突然問自己。防汛,哦,我是爲防汛而來,爲維護父兄的戰鬥成果而來!讓湖永遠是湖,讓田永遠是田,決不能讓田再成爲湖,讓父輩的勞動前功盡棄!我挺直腰桿,警視前方,小心巡堤起來。但改造自然也要遵循規律啊!報紙上不是常講,要退田還湖嗎?我們這裏怎麼不退田還湖?我突然想起了近幾年來開展的萬名幹部進萬村挖萬塘的“三萬”活動,瞬間頓悟了活動的意義。讓雨水待在該待的地方,分擔大洪水來臨時湖區防汛的壓力。高山上,平原裏,那一方方小小的池塘合起來可不就是一個大水庫!退田還湖是無奈之舉,有了“三萬”活動,還用退田還湖嗎?看着西隔堤下淺淺的大源湖,我難得地對人民公僕生出了一股敬意。

無水成旱,水多成澇,成災。家鄉黃梅,魚米之鄉,在崢嶸歲月,也曾餓殍遍地。如今明山秀水,物阜民豐,成旅遊勝地,是尊重自然,順應天時,科學規劃的結果。八一閘改名沱湖閘,百里長堤學名西隔堤,表面上恢復了它的地名和功用屬性,也凸顯了當今人們的自信。

黃梅是我家,建設靠大家。家鄉之美,源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源於勤勞鄉親的精心雕琢。歲月靜好,也不能麻痹大意。想到這裏,我不由加快了腳步。

作者 王武雄 濯港中學教師

圍爐編委會

曹錦軍

總編

湖北省作協會員

湖北省攝協會員

魏鮮紅

主編

黃岡市作協會員

唐亞紅

執行主編

黃岡市作協會員

徵稿啓事

黃梅曹錦軍圍爐,傳播湖北黃梅民間文化和旅遊的自媒體,廣泛徵集湖北黃梅以及鄂東稿件(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家鄉故事等文學、攝影、美術、書法作品),要求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所有投稿,視作授權圍爐結集出版,其他媒體採用,須給原創作者相應稿費。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衆號:caojingjun19731216

《大美黃梅》 出版公告

黃梅曹錦軍圍爐繼2016年出版《穿越時空賞黃梅》一書後,再推力作《大美黃梅》一書,已對2015.7——2017.6期間的圍爐優秀作品進行編輯成冊。主要內容是湖北黃梅的厚重文化、風土人情以及美麗風光。體裁有散文、遊記、攝影、美術、書法、詩詞、楹聯等。版面爲彩印,價格60元一本(不含快遞費),海內外公開發行。

支付寶:15072733961.請購書者一定要將自己的詳細地址、姓名、郵編、手機號碼以及交易截圖發到15072733961曹錦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