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道

  10月,對在線一對一教育而言是個不友好的月份,學霸1對1與理優1對1先後“暴雷”,給在線一對一教育發展蒙上一層陰影,在線一對一模式是否有發展空間?下一個倒下的企業又會是誰成爲各界關注的焦點。

  11月22日,《華夏時報》記者從多位消費者處獲悉,在線一對一教育品牌嗨課堂長期存在退費難問題,並於今年8月集中爆發,另有嗨課堂前供職人員向記者爆料,嗨課堂因融資難以銜接、資金困難等問題,上海辦公區域已經從兩層辦公樓縮減爲一層辦公樓。

  “要看有沒有退費額度”

  嗨課堂的退費難情況一直存在,更在今年8月集中爆發。

  張女士告訴記者,今年3月中旬,在網上看到嗨課堂的廣告,因孩子小升初補習課程,最後選擇了嗨課堂一年180節共計21600元的課程,支付方式爲嗨課堂推薦的百度有錢花分期付款,平均每月要支付1800元,到8月下旬,因時間衝突、學習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停止該課程。

  但8月下旬停止課程後,張女士並未馬上得到退費款,“老師告訴我,財務覈對後要看有沒有退費額度,就是賬上沒錢,也給你退不了,我就特別擔心。”張女士說。

  接下來張女士經歷了超過3個月的艱難申請退費過程,覈對課時、嗨課堂財務覈對,從班主任老師、推廣老師、到領導層等多位人員協調後,在10月底,嗨課堂方面卻音信全無,張女士回頭聯繫推廣老師,卻聽到推廣老師離職的消息,無奈下,張女士通過“12315”全國互聯網平臺進行了投訴,最後在11月20日完成退費。

  張女士的案例並非個例,多位家長均向記者反映了嗨課堂退費難的情況,甚至部分上海家長爲拿到退費款每天跑到嗨課堂上海公司申請。

  另據王女士向記者透漏,“我加的維權羣裏,每天都有很多人要退費,說要上門找。”

  據記者瞭解,之選擇分期付款,多位家長當時考慮,如果孩子學習效果不佳,可以隨時停掉。經過一番退換波折後,張女士最後的退費按照165元/節計算的,退款上每節多扣40元。而對於爲何多扣課時費用,張女士也正在和嗨課堂瞭解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多位家長向記者反映,即使已經停掉課程,在申請退費過程中,仍要按月扣費。

  上述王女士告訴記者,申請退費後,接下來的第一月仍被扣費,爲防止第二月再被扣費,王女士將賬上資金轉走,卻被百度有錢花人員告知,如不交費將影響今後貸款信用。

  《華夏時報》記者另自前供職嗨課堂人員處確認,因資金緊張,嗨課堂退費情況今年8月集中爆發,其從客服人員那邊瞭解到,退費率有50%-70%。

  “因爲公司領導人沒有將錢花在對教學內容有實際產出的地方,而是在綜藝節目方面的投入非常多,因爲要做綜藝節目不方便外包給第三方,只能自己招人來做這方面,可以理解爲,要在相對傳統的在線教育平臺結合綜藝、娛樂的進行偏素質教育方向發展。”上述前供職人員說。

  記者也發現,嗨課堂官網宣傳中多次提到“源自交大值得信賴”、“傳承上海交通大學百年交大教育精髓”等,都在強調上海交大的背書。

  多位家長向記者反映,當初選擇嗨課堂是因爲上海交通大學的旗號,退費的一個重要原因爲,教學內容與預期的不相符,並未獲得預期效果。

  唐女士告訴記者,試聽課的老師和最後上課的老師並不相同,初期試聽課的老師教的比較好。

  “嗨課堂藉着昂立的牌子去招人,許多員工進來後,發現其實是一家小公司,一部分有經驗的老師不願意選擇有風險的平臺,能留下的老師多數爲非師範的畢業生,也並沒有讀過相關教師培訓的課程,缺乏教學經驗。”上述前供職人員說。

  “其實與交大並沒有關係,教材就是從網上‘扒下來’的東西,”上述前供職人員進一步表示,“家長感覺教學質量一般,一方面是教材一般,另一方是教師沒有教學經驗,不知道教學重點,想要提高成績還蠻難的。”

  上海區域變相裁員近半?

  大規模的退費同時,嗨課堂也在變相裁員。

  “在轉變過程中就出了一些問題,投資人也並不是十分看好,融資在8月也沒有進來,就面臨裁員問題了。”上述前供職人員說。

  據記者瞭解,嗨課堂有兩個辦公地,分別在上海和安徽合肥兩地,全部員工人數大約在800-1000人,今年巔峯期人員超過1000人。今年10月,上海兩層的辦公樓縮減爲一層,意味着,上海辦公區有近一半人員被裁掉。

  “今年4月-5月,公司發展勢頭特別好,就開始瘋狂招人,尤其是教師團隊,因爲是想做全職教師團隊,可能兩個月時間,人數就有翻倍的狀態,導致後期資金緊張,員工工資發不出來,”上述前供職人員還提及,“人力資源部門會集中招人,比如一面20人,實際通過10人,試用期留下來人數更少,這家公司處於離職率比較高的狀態。”

  據上述前供職人員透漏,嗨課堂客服團隊,從4月份開始不發績效工資;兼職老師方面,從5-6月,工資也開始只發部分工資,甚至有的兼職老師一個月只拿到幾塊錢的補貼費用,9月更大範圍的工資延遲發放。

  就上述退費難、裁員等問題,記者採訪至嗨課堂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時對方並未回覆。

  而就在線一對一模式,近來爭議頗多。iTutorGroup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楊正大在近日的一場公開演講中提到,iTutorGroup做1對1、1對3、1對5甚至網上大班課十幾年,所有的數據都顯示,1對3的學習形態,學習效率、效果都比1對1好至少10倍至20倍。

  “學習不僅要從自己的錯誤當中學習,也需要從別人的錯誤噹噹中學習,而別人的錯誤也不能屬於太大的班,所以1對3到5的學習效率特別好;從另外一個角度,變現能力,互聯網有一個口訣,沒有邊際成本很難有編輯效益,多一個人看或多一個人上課,沒有額外的稱成本的話很難在網絡上收錢。”楊正大說。

  事實上,截至目前,在線一對一教育企業中並未有一家說出已經盈利的情況,甚至部分一對一教育企業開設了小班課。

  另據媒體公開報道,11月14日,嗨課堂宣佈已完成新一輪融資,由昂立教育領投,老股東跟投,將主要用於繼續加大各省區域教研、在線直播系統投入、加強全職教師隊伍建設,同時,昂立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袁國華將兼任嗨課堂新任CEO。

  新一輪的融資下,或許可以讓發展困境中的嗨課堂緩口氣,但這筆錢又夠嗨課堂“燒”多久呢?

  責任編輯:黃興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