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得上是歷史正劇的經典電視劇不多,想到的大概有《漢武大帝》《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當然即使是這幾部,也會與歷史有出入,比如《康熙王朝》就虛構了大量的歷史人物。

首先是布衣書生伍次友,少年康熙經常微服出宮向伍次友討教,甚至是平三藩的國家大事。歷史上伍次友查無此人,完全是作者的虛構。康熙初年,滿漢的矛盾還較深,少年康熙不會跟漢人走得太近。

容妃、藍齊兒母女都是虛構的,康熙一生有40位妃子,35個兒子,晚年最煩惱的是九子奪嫡,哪有更多心思去管容妃母女。再者孝莊也是成熟的政治家,不會去管廢立太子的事,就算管也不會留遺命給后妃。

藍齊兒有原型,康熙的第三個女兒固倫榮憲公主。可惜這位公主出生的時候,李光地已經31歲,擦不出愛情的煙火。最後也沒有嫁給噶爾丹,嫁給了孝莊皇太后的孃家人,親外孫烏爾袞。噶爾丹比康熙還大10歲,恐怕沒有心力娶小公主了。容妃和藍齊兒在十萬大軍面前喊“別打了”,看得尷尬症都犯了。

魏承謨、魏東亭父子也是虛構的,魏承謨的原型是著名文臣范文程之子範承謨,不過範承謨在康熙初年地位很低,擒鰲拜之後升任浙江巡撫,最後死於靖南王耿精忠之手。

魏東亭在劇中是康熙的發小親信,擒鰲拜的主力,他的原型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擒鰲拜過程中功勞最大的,是索額圖。魏東亭這個形象完全是小說藝術加工出來的,大概是根據曹寅、索額圖和後來的韋小寶整合的。

其他如蘇麻喇姑、寶日龍梅等也和歷史有很大的出入,穿插劇情的幾位主線人物都是虛構,那麼《康熙王朝》締造的盛世到底有幾分是真的?由於《康熙王朝》演的太好,很多不求甚解的觀衆都認爲那就是真的歷史。

有句話說得好,盡信書不如無書,用到這裏也算恰當,總體來說《康熙王朝》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起後來架空歷史談戀愛的那些電視劇,《康熙王朝》絕對是良心劇,畢竟一批老演員的演技在那裏。

可是比起《漢武大帝》《大明王朝1566》等,《康熙王朝》又顯得有些瞎編亂造。有些觀衆會說《漢武大帝》也有很多與歷史不符的,但至少沒有這麼多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