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记者林琳 编辑贾政

日前,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发布的几个中国进口酒数据被部分媒体进行解读,得出进口葡萄酒连续下跌4个月的结论。业内人士认为,数据只反映了进口酒市场的变化,进口葡萄酒确实出现下滑迹象,但未如某些报道所表示的那么悲观,更有观点认为随着消费市场认知的提高,低端进口葡萄酒市场正在萎缩,中高端市场趋向成熟。

2018年进口葡萄酒市场高开低走

日前,多个媒体报道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6月份,中国进口酒5.4万吨,同比下降30.4%;7月份进口5.8万吨,下降了19.6%;8月份进口6.2万吨,同比下降13.4%;9月份进口6.1万吨,下降24.9%,因此得出进口葡萄酒连续4月下滑的结论。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杨征建提醒,该数据提及的是进口酒,而不是进口葡萄酒,不能从数据得出以上结论。

不过,他认为近期进口葡萄酒市场确实有下滑趋势:“今年1—2月的进口情况很好,其后高开低走,6、7月进口量有所下滑,8、9月因为节庆关系有所恢复,估计10月的数据也会有些微回落,到11—12月可能再度上升。”在他看来,今年的进口葡萄酒市场的淡季相比往年长一点,跟整个消费市场的分为有关,也与白酒市场的强势挤压有关:“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白酒企业争相提价,酒商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影响了渠道对进口葡萄酒投入的资金量。”

葡萄酒行业资深人士殷凯认为市场发生的变化合乎市场规律:“葡萄酒进口量的曲线,除了在2012年微调之外,一直都是上扬的,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有所调整很正常。”他告诉记者,对于行业来讲,这样的调整不仅可以使一部分热钱离开市场,也可以淘汰一些本身有问题的企业和落后的模式,部分价格虚高、严重偏离价值的产品很可能被打回原形,甚至从此一蹶不振、销声匿迹:“可以说,这对于真正的酒行业专业人士来讲,是一个机会。”

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在升级

殷凯强调,葡萄酒市场增长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国进口葡萄酒从2013、2014年的负增长到2015—2017年的恢复性增长,2018年进入调整阶段很正常。”杨征建说,市场和行业一定是波浪式前进的,而且从另一方面看,经历了2015—2016年的价格下降期后,进口葡萄酒的均价逐步提升,“其中既有原材料上涨、汇率的因素,也有市场升级的原因。”

中国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称,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专业知识的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滥竽充数的、低价低质充高价的进口葡萄酒已经没有市场,中国葡萄酒人群的消费结构得到提升。他从市场了解到,大品牌的进口葡萄酒还是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断货,反映出进口葡萄酒的品牌化、分化趋势。杨征建也观察到,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整体规模喝消费群体都在增长,市场渗透率也在提高。

葡萄酒进口量的降低,是否意味着国产葡萄酒获得增长的机会,数量和规模会提升?杨征建否定这种逻辑,殷凯也明确表示进口酒和国产酒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下一个"领头羊"或是美国葡萄酒

另外,近日新公布的几个数据也引起市场关注。据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的一年中,澳大利亚对中国大陆出口的葡萄酒首次突破10亿澳元,比此前的12个月增长66%。从销售量来看,中国大陆也已超过美国,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英国)。在上述时间内,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葡萄酒增长50%,达到1.76亿升。

殷凯称,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保持增长,是这两年强势的延续,但明年是否还会延续很难说:“其中有消费者口感变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酒行业从业人员对关税下调带来好处的预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明年澳大利亚葡萄酒关税将下降为0,今年是降税最后一年,以后就会稳定下来。也就是说对关税下调带来好处的预期就没有了。”他还提出,短期内进口量增长幅度较大,但消费未见增长,市场需要一定的消化时间。

未来的进口葡萄酒市场格局会怎么变化?殷凯认为,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上各国的表现,最终会与该国葡萄酒产业的厚度、在全球的份额相匹配,不可能总是一家独大:“澳大利亚葡萄酒前期增速较快,我们可以期待,下一轮的领头羊会是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