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記者林琳 編輯賈政

日前,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發佈的幾個中國進口酒數據被部分媒體進行解讀,得出進口葡萄酒連續下跌4個月的結論。業內人士認爲,數據只反映了進口酒市場的變化,進口葡萄酒確實出現下滑跡象,但未如某些報道所表示的那麼悲觀,更有觀點認爲隨着消費市場認知的提高,低端進口葡萄酒市場正在萎縮,中高端市場趨向成熟。

2018年進口葡萄酒市場高開低走

日前,多個媒體報道稱,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6月份,中國進口酒5.4萬噸,同比下降30.4%;7月份進口5.8萬噸,下降了19.6%;8月份進口6.2萬噸,同比下降13.4%;9月份進口6.1萬噸,下降24.9%,因此得出進口葡萄酒連續4月下滑的結論。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副祕書長楊徵建提醒,該數據提及的是進口酒,而不是進口葡萄酒,不能從數據得出以上結論。

不過,他認爲近期進口葡萄酒市場確實有下滑趨勢:“今年1—2月的進口情況很好,其後高開低走,6、7月進口量有所下滑,8、9月因爲節慶關係有所恢復,估計10月的數據也會有些微回落,到11—12月可能再度上升。”在他看來,今年的進口葡萄酒市場的淡季相比往年長一點,跟整個消費市場的分爲有關,也與白酒市場的強勢擠壓有關:“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白酒企業爭相提價,酒商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影響了渠道對進口葡萄酒投入的資金量。”

葡萄酒行業資深人士殷凱認爲市場發生的變化合乎市場規律:“葡萄酒進口量的曲線,除了在2012年微調之外,一直都是上揚的,經歷這麼多年的發展之後,有所調整很正常。”他告訴記者,對於行業來講,這樣的調整不僅可以使一部分熱錢離開市場,也可以淘汰一些本身有問題的企業和落後的模式,部分價格虛高、嚴重偏離價值的產品很可能被打回原形,甚至從此一蹶不振、銷聲匿跡:“可以說,這對於真正的酒行業專業人士來講,是一個機會。”

中國葡萄酒市場正在升級

殷凱強調,葡萄酒市場增長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中國進口葡萄酒從2013、2014年的負增長到2015—2017年的恢復性增長,2018年進入調整階段很正常。”楊徵建說,市場和行業一定是波浪式前進的,而且從另一方面看,經歷了2015—2016年的價格下降期後,進口葡萄酒的均價逐步提升,“其中既有原材料上漲、匯率的因素,也有市場升級的原因。”

中國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稱,隨着消費者對葡萄酒專業知識的瞭解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前濫竽充數的、低價低質充高價的進口葡萄酒已經沒有市場,中國葡萄酒人羣的消費結構得到提升。他從市場瞭解到,大品牌的進口葡萄酒還是供不應求,甚至出現斷貨,反映出進口葡萄酒的品牌化、分化趨勢。楊徵建也觀察到,中國葡萄酒市場的整體規模喝消費羣體都在增長,市場滲透率也在提高。

葡萄酒進口量的降低,是否意味着國產葡萄酒獲得增長的機會,數量和規模會提升?楊徵建否定這種邏輯,殷凱也明確表示進口酒和國產酒並不是簡單的此消彼長的關係。

下一個"領頭羊"或是美國葡萄酒

另外,近日新公佈的幾個數據也引起市場關注。據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的一年中,澳大利亞對中國大陸出口的葡萄酒首次突破10億澳元,比此前的12個月增長66%。從銷售量來看,中國大陸也已超過美國,成爲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英國)。在上述時間內,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的葡萄酒增長50%,達到1.76億升。

殷凱稱,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保持增長,是這兩年強勢的延續,但明年是否還會延續很難說:“其中有消費者口感變化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酒行業從業人員對關稅下調帶來好處的預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明年澳大利亞葡萄酒關稅將下降爲0,今年是降稅最後一年,以後就會穩定下來。也就是說對關稅下調帶來好處的預期就沒有了。”他還提出,短期內進口量增長幅度較大,但消費未見增長,市場需要一定的消化時間。

未來的進口葡萄酒市場格局會怎麼變化?殷凱認爲,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上各國的表現,最終會與該國葡萄酒產業的厚度、在全球的份額相匹配,不可能總是一家獨大:“澳大利亞葡萄酒前期增速較快,我們可以期待,下一輪的領頭羊會是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