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輸液後家屬強行將患者拉出醫院回家,但在路途中病人一折騰,又出現不適,再轉回醫院,然後就說是楊文醫生輸液的錯誤。建議建立幾大醫學協會或學會組織共同維護醫生和病人權益的“律師團”,平日依據醫院常出現醫療糾紛給予法律提示,一旦出現傷醫和殺醫事件,統一討論訴訟法律程序,既要保護醫生也要保護患者。

51歲的女醫生楊文在工作崗位上,被患者家屬持刀殺害。

她生前最後一條朋友圈還是元宵節發的:22年來,今年是兒子第一次沒有在家過年,將心比心,即使我得了肺炎,我也堅持把除夕的夜班上了,讓更多的同事們可以與家人團圓……初一回到家,即使體溫升到39.7度,聽到兒子在地球對面問候,心裏暖暖的。

這位北京民航總醫院的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顯然並不順利:12月初,她接診一位95歲晚期癌症、意識不清的老太太。但家屬僅要求輸點液,但病情無好轉。之後半個月裏,家屬不同意檢查,也不接受疾病和死亡,懷疑醫生用藥,並於24日6時許慘案發生。

27日,孫文斌以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批捕。當天,民航總醫院爲楊文醫師舉辦追思會,還有不少市民自發送來鮮花悼念。

楊文導師@孫寧玲在今日頭條發文回憶,楊文在臨牀工作崗位已27年,體貼病人尊重同事,把醫學職業看得很重,還希望兒子熱愛醫學傳承事業。而患者家屬行兇過程極爲冷靜,其他家屬也未阻攔或制止,事後還去打擾死者母親請求爲兇手減刑。以下是其發文內容:

楊文在臨牀工作崗位已27年,這樣一個有經驗的醫生,凌晨在工作崗位被殺,年僅51歲。多麼正當年的年齡,正是她醫技成熟、充分發揮醫療服務的大好時機。

她本是北京民航總醫院的一名急診科醫生,出於對醫學和高血壓專業的熱愛,考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碩士,就讀於我的名下,成爲一名在職碩士研究生。她大部分工作時間是在原來的單位,其中一部分時間會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做課題。

她有日常的急診工作,針對她的工作特點,我爲她選定的是臨牀課題:《冠心病患者血壓控制程度對動脈彈性功能的影響》。由此她常往返於2個醫院之間,非常辛苦,但她從不計較,認認真真完成每一項工作。

我記得,她讀研期間多次與我一起出診,對患者耐心細緻、體貼入微,常受到病人誇獎。她在做研究課題時嚴謹仔細,經常爲了一個數據的真實性忙到深夜,有時她值完民航總局醫院急診夜班,清晨下班後就轉到人民醫院病房和門診工作。

在工作中與患者溝通,病人喜歡她,年輕人稱她爲漂亮醫生,老年人對她的體貼照顧常常感動,她與我及一起工作同事和研究生同學之間和睦相處,相互尊敬,相互幫助,她溫文爾雅、甜美的笑容常常感染到每一個人,大家都很喜歡她。

她不僅是個好醫生,還是個好母親。她的兒子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好,在他讀高中之時就在研究如何用數學、物理理論去解釋血壓的機制,楊文醫生多次帶着兒子來到我家請教有關問題。

她把醫學職業看得如此重要,寄希望於她的後代熱愛醫學、傳承事業。目前她的孩子全額獎學金在國外大學讀書,她的逝世對孩子和家庭來說是多麼的悲痛!她的丈夫、父母又如何釋懷面對這一切!兇手這種扭曲的心理基本失去人性,讓我們這些治療病人的醫生寒心。

楊文醫生研究生畢業後,仍不斷開拓在急診領域的高血壓工作,在處理急診工作外還建立了高血壓門診。

她作爲一名爲數不多急診科女大夫,每天承擔着大量的臨牀急診工作,工作強度大,突發情況多,夜白班倒班和值班,沒有自己的時間,這一切都是爲了病人的健康,不論颳風下雨、節日放假或災害,只要醫院一聲呼叫,他們立即放棄自己的生活到達醫院,這就是醫生的職業精神。

我想象不到這樣一個女醫生怎麼會遭受到如此不幸。

這幾天我一直沉浸在思念中,時時回味她畢業後每年節日之時的情景,楊文醫生總是在下夜班後帶着買的喫喝的小禮物跑到我們醫院,與我和同事們共祝平安聖誕或新年快樂,與大家共同度過美好時光。原本此時她該與我們共度平安夜,但卻傳來被殺的噩耗。

我作爲她的老師,我們曾經一起工作的同事感到震驚和憤怒!光天化日之下兇殺,這種違背正義的惡劣事件竟發生在我們身邊,使得我如此痛心!我們呼籲公平!並號召醫護和公衆共同唾棄擾亂正常醫療秩序的行爲!

而我爲楊文醫生還能做的,就是闡明真相,說出自己的觀點。

我有40多年的醫學工齡,曾在急症輪轉工作多次,救護過太多的心腦血管病急症,瞭解急診處理重病、急病的規則和原則。家屬說是楊文醫生治療錯誤,而我說的是:

1、楊文醫生在首次接診的治療有哪般錯?楊文是一名兢兢業業爲患者服務的一線急診醫生,已有22年急診工作經驗。說話溫和,辦事認真,當天給95歲老人接診時也是如此。

對於一位長期臥牀鼻飼、有心腦血管病的高齡老年患者,醫生第一反應就是聽心率、測血壓、做心電圖和進行常規的病情評估性檢查,看有沒有新的情況。但病人家屬只想輸液,楊文醫生只能按照家屬意願根據病史(嘔吐就止吐,給予胃粘膜保護藥,神志恍惚給予改善神志清腦的藥)治療。

輸液後家屬強行將患者拉出醫院回家,但在路途中病人一折騰,又出現不適,再轉回醫院,然後就說是楊文醫生輸液的錯誤。院領導曾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討論,認爲楊文初診的治療方案是合理的。顯然事發初期是家屬對疾病的無知、執拗及對醫生的的偏執導致事態的進一步發展。

2、楊文醫師被殺害讓人痛心,但仍有人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舉刀本想嚇嚇,是一種被動兇殺(迫不得已)”,但你看到楊醫生被害的視頻,是被動恐嚇還是預謀故意殺人就一目瞭然。

一個律師指導我看視頻的過程:兇手提前策劃攜帶刀具進入急診,走到醫生身後,醫生在回答問題時微微回頭側身,兇手很謹慎地向醫生看不到的方向移動,試圖躲避醫生的目光。在兇手費力掏出長20cm的兇器時,爲了讓醫生保持書寫狀態,還鎮定地與被害人對話......

當他掏出長刀後,突然抱住醫生的頭,開始兇猛切割醫生脖子上的大動脈、食管、氣管。僅就兇手的這些行爲就足以判斷,他完全符合直接故意殺人的行爲。

在整個行兇過程中,兇者太冷靜,完全是在冷靜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包括躲避醫生的目光、通過談話避免被醫生警覺。這絕對不是精神病人或精神發病狀態。

3、另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兇手家人的行爲性質。當事醫生介紹:在事件發生當時及之後,兇手的其他家屬沒有采取任何阻攔、勸阻或者是避免惡性事件發生的行爲。

相反,這邊醫生被殺,其他家屬只是坐在老人那裏,該看手機看手機、該聊天聊天,沒有任何驚慌。因此其家屬至少是放任結果發生的心態,從刑法角度符合間接故意殺人。

其家人是否知曉兇者攜帶凶器靠近醫生?是否對該行爲採取了制止措施?在事件發生時沒有阻攔避免惡性結果出現的行動,如果不知情,那也屬於過失致人死亡,應受到法律制裁。

病人家屬事後到楊文家中騷擾死者白髮的老母,請求她爲兇者減刑。我們的回答是“不”!法律面前應人人平等,醫生和患者都應如此!

4、長期以來醫鬧及傷醫總是在醫生圈裏轉來轉去,公衆與醫生之間這個牆總踢不碎,醫生有醫生的憤怒,病人有病人的牢騷,我們只需要公平!我的建議:

建議人大設立和通過有關保護醫護人員安全的法律法規,要有細則。

建議建立幾大醫學協會或學會組織共同維護醫生和病人權益的“律師團”,平日依據醫院常出現醫療糾紛給予法律提示,一旦出現傷醫和殺醫事件,統一討論訴訟法律程序,既要保護醫生也要保護患者。

建議媒體多宣傳正能量醫護和諧的事蹟。記者在撲捉新聞點時要更多地尊重事實,正面報道,不要花邊新聞,因爲這關係到人的生命。醫患的相互猜疑、攻擊傷害的不僅僅是醫生,更會損傷患者自身的利益。

建議醫院的急診多設立些監視探頭,在發生醫療糾紛時可公斷是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