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是兩個問題,可是合在一起說,有了一種難以言狀的噁心。

慈禧爲什麼時候一年才下葬,爲什麼送葬當天臭氣熏天?聽着好像是慈禧屍體臭的不能聞了,慈禧剛死一年沒下葬就已經遺臭萬年了。

事實上,慈禧的屍體沒有在下葬前腐爛。證據有三:

1,慈禧下葬後的20多年後,孫殿英帶領部隊炸開慈禧墳墓,把她從墓穴中拖出來。據士兵們回憶,慈禧的屍體保存完好,栩栩如生。當然,屍體的栩栩如生和壁畫的栩栩如生不是一回事,屍體的栩栩如生,僅限於有個人樣而已!

2,慈禧的死因是感染痢疾桿菌導致嚴重炎症,繼而引發心肺衰竭。這種死法的特點是,身體水分大量排出體外,對屍體防腐有很好的效果。當然了,以當時的科技水平,防腐貌似不算太難。

3,知事曾參觀過慈禧住過的避暑山莊,據說慈禧的老公精盡而亡後就挺屍在楠木宮殿之中,一個多月居然沒有腐爛,於是慈禧可以從容的處理八大臣的“謀逆”案件,發動“祺祥政變”。而慈禧,也享受到了類似待遇,長期裝殮在楠木棺材中,防腐效果槓槓的!

(防腐效果超好的楠木棺材)

巧的是,慈禧的親兒子同治帝載淳,死的那叫一個慘,還活着就爛的沒有人樣了。沒辦法,雖讓管不住自己下半身呢!八大胡同是你這樣的皇帝能去的嗎?你以爲你是老百姓啊!

更巧的是,慈禧的嗣子光緒帝載湉,時候很多年被挖出來一點都沒爛。原因很簡單,在他的身體裏發現了大量的砷元素,真慘啊,砒霜當飯喫,能不死嗎?

慈禧的下葬推遲了接近一年,這不是特例,這是普遍現象。

作爲清王朝最尊貴的女人,慈禧的功績,絲毫不亞於乾隆和康熙。我們一直說康雍乾是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是清王朝最輝煌的一刻。但仔細分析發現,慈禧的功績一點都不比他們差。康熙做到了平三藩、收臺灣、打擊俄羅斯、壓制噶爾丹;乾隆做到了平定大小金川、攻擊緬甸、平定喀爾喀入侵西藏。慈禧的戰績貌似更輝煌——平定太平天國、平定捻軍起義、平定陝甘回亂、收復新疆、擊敗法國侵略者、回絕意大利侵略企圖,這些妥妥的民族英雄啊!

慈禧在1960年清王朝最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挽救了清朝,挽救了滿洲貴族,功勞大大的有。因此葬禮規格不能低,所以這讓侄女隆裕太后和侄兒攝政王載灃很糾結。如果葬禮水平高,是不是要比康雍乾更高?如果低一點,能不能低於慈安等一般後宮女人的標準。一旦有爭議,那就可能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類似的是,輔佐兩代帝王的孝莊太后,康熙愣是讓她在外停靈37年之久。慈禧才停靈不到一年,已經很夠意思了。

慈禧送葬隊伍的臭味,從何而來?

慈禧的送葬隊伍,是一支數萬人的龐大隊伍,中間還有數千頭騾馬作爲動力源,這中間不可避免的有很濃重的汗臭味和屎尿味,這個隊伍還要行進300裏,一路上那是走到哪裏就臭到哪裏。

如果我穿越到那個時代,我願意做一個環保督察員,一枚菸頭罰款10元,一次小便罰款100,一次大便罰款1000,你算算我能賺多少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