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六六說,工作不是爲別人,而是爲自己。如果你把工作當成工作,你基本上一輩子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如果你把工作當事業去奮鬥,你得到的一定比你期望的高。

這其中最大的區別,不過是心態。

所謂打工者心態,就是完全用報酬來衡量自己的工作。公司是老闆的,工資纔是自己的,給多少錢幹多少事,絕不多做一分,也絕不多擔一份責任。

電視劇《女不強大天不容》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拿兩千塊錢的薪水,要有一萬塊錢的範兒。你如果打算就錢做事,那你一輩子都是給人打工且暗無天日的命。”

被打工者心態攫住,人就會對工作喪失熱情,與企業無法聯結,繼而被企業排斥出局。原本最在意的就是工資,可最快失去的,恰恰也是工資。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的是有個叫傑克的人,他在一家貿易公司工作了一年,由於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總是忿忿不平地對朋友說:“我在公司裏的工資是最低的,老闆也不把我放在眼裏,如果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我要跟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了”。

當時有些人聽了一笑了之,但是,其中有一個朋友問了一句:“你把現在這家貿易公司的業務都弄清楚了嗎?弄懂了嗎?”他老老實實地回答:“還沒有!”這時他朋友又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我建議你先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工作,把他們的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書寫合同等具體細節都弄懂了之後,再一走了之,這樣做豈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穫嗎?”

傑克聽從了這位朋友的建議,一改往日工作的散漫習慣,開始認認真真地工作起來,甚至下班之後,還常常加班加點地留在辦公室裏研究商業文書的寫法。一年之後,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就問:“現在你大概都學會了,可以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傑克說:可是,我發現近半年來,老闆對我是刮目相看了,最近更是委以重任,不但升職、而且又加薪。說實話,不僅僅是老闆,公司裏的其他人都開始敬重我、羨慕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只爲了工資而工作,人的格局就會變得很小,只計較眼前得失,而忽視長遠發展。

唯有把職場當成一場投資,抓住今天每一個努力的機會,未來的自己才能更加珍貴。明白自己現在能做什麼、未來要做什麼,永遠都比這月發了多少錢來得重要。

你是公司的打工者,但也是自己的投資人。你所付出的時間和努力,就是不斷增加的資本,而你未來的身價,就是分紅。

站在老闆的立場上,看看自己能給公司創造多少利益,這決定你現在的位置;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清這份工作能帶給你哪些成長,這決定你未來的價值。

明白了這兩點,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要不要繼續。

持有打工者心態時,工作只是養家餬口的手段,與己無關,與錢有關。於是眼界和思維就很狹窄,容易放大眼前的困難,囿於當前的關係,心態消極,無法成長。

而投資者心態,要求我們着眼於長遠的發展。“我會成爲什麼樣的人”,纔是最應該去考慮的問題。

於是,這就需要我們制定更高的目標,用更高的標準來約束自己,挑戰更難的工作,從而提高技能,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那些付出遠高於工資的人,他們不是傻,而是在投資自己。

這樣的人,不因爲眼前的小利益有所動搖,是真正的聰明人。

他們知道,打工者心態只能造就永遠的打工者,而投資者心態,卻能塑造出職場的勝者,與公司達成共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